莆田新闻|莆田政务|莆田舆情|本网原创|福建日报看莆田|莆田视频|健康生活|妈祖之光|天下莆商|美丽莆田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国内新闻 > 正文

泰和苑前镇:文脉永续的书香地 30多年走出63名博士(多图)

2018-04-04 16:20   来源:中国江西网  责任编辑:莆田站林静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匡山书院旧址

中国江西网吉安讯 记者周茜报道:在神奇秀美的紫瑶山脚下,坐落着江西最早的书院——匡山书院。千百年来,这片丰腴的土地书声琅琅,文脉永续,恢复高考之后更是先后产生多名博士,这让苑前镇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博士之乡。

罗韬雕像

“罗韬讲学”

说起匡山书院,就不得不提它的创建者——罗韬。罗韬(公元886——969年),字洞晦,一字晦夫,号匡山,吉州泰和人。从小他便有志于学,长期刻苦的学习使他学富五车,成了当时远近闻名的学者。代后唐初,罗韬被征授为长沙通判,到任后廉洁奉公、勤政为民,有很好的政绩,受到皇上的褒奖,几年后因病告退,回到家乡,从此隐居乡村,娱于山水,以教书育人为业,不再步入仕途。罗韬回到泰和后,便来到风景秀丽的匡山居住,更潜心于学,决心隐居终身。因他学问渊博,品行又高洁,故四方来求学的人越来越多。为满足青年的要求,罗韬便将书院建于匡山之下,地址便是如今的书院村,以育贤才。后来,这事传到朝廷,李明宗于长兴三年(公元932年)八月敕赐“匡山书院”匾额,匡山书院的名气就大了,而且影响到后世。元末,书院毁于战火。罗韬后裔曾三次重修,至清仍为讲学之所。一千多年间,许多学士慕名来游览,罗韬办学的故事也广为流传。

一千多年来,匡山书院虽几经搬迁兴废,但始终书声琅琅,文脉永续,培养了大批人才,书院文化也源远流长,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后人。自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以来,30多年间,这片丰腴的土地先后产生63名博士,占全县博士总数的五分之一,苑前镇8个行政村,几乎村村有博士,平均每500人就有一个博士,罗韬的故乡也被誉为博士之乡。

如今,书院文化也成为了苑前镇的一张响亮的名片。2013年,苑前镇投资1500多万建设仁善广场,并于2014年建设完成。仁善广场总占地面积4000余平方米,以“秀美仁善河、传递正能量”为理念,以博士廊、将军碑、匡山书院的历史等为主题,整个广场充满了浓郁的紫瑶文化气息,也成为了当地具有代表性的文化标志。几年来,仁善广场让苑前的书院文化广为传播,使人们在休闲中得到书院文化的熏陶,激励一代又一代的苑前儿女积极向上、奋发有为。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关于东南网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网·律师严正声明 - 友情链接 - 网上订报 - 给我留言 - 投稿邮箱 - 版权所有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2008-2010 fjnet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东南网授权法律顾问 北京市中银律师事务所福州分所 许水清 律师 电话:13809520738
本站职业道德监督电话:0594-2535366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电话:010-88650507(白天),010-68022771(夜间)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主办:福建日报报业集团 未经许可不得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