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新闻|莆田政务|莆田舆情|本网原创|福建日报看莆田|莆田视频|健康生活|妈祖之光|天下莆商|美丽莆田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与戒毒人员谈心:他们的憧憬、牵挂和顾虑

2018-06-21 11:24   来源:南方网  责任编辑:莆田站林静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南方网讯(记者彭志强 杨智明)毒品是一只无形的手,多少次复燃解戒人员的心瘾,让他们的意志变得不再坚定。而强制戒毒所就是一所安放、淡化他们心瘾的场所,他们得以接受科学有规律的戒治,一步步正视自己,改造自我,安静、沉淀下来。南方网法治频道“法治广东行”专栏记者深入广东省第二强制隔离戒毒所,听戒毒人员谈起心声:他们的曾经、现在与未来;他们有憧憬,有牵挂,有顾虑。

如果一切可以重来,他们跟记者说出了心里话。

“我也想成为正常人”

戒毒人员柯某有礼貌地坐在记者对面,双手紧紧攥在一起。柯某,今年45岁,这是他第二次进广东二戒所,再过一段日子,他将解戒回家。

“想回家继续打理工程。”柯某家在阳江,人脉广,主要帮人打理工程;收入还算比较富足,在阳江市区买了属于自己的房子,且每月一半的工资都寄给年迈的老母亲。老母亲是他现在唯一常联系的亲人,解戒后,他第一件要做的事情是,回阳江农村老家好好跟老母亲团圆。

年岁渐长,柯某越发担心跟亲人相处的时日不多。曾经在戒毒所,外婆去世的消息传来,他伤心得常在夜里默默流泪,茶饭不思,失去至亲的悲痛让他更加暗暗自责,“为什么自己偏偏染上毒品!”

好早前,他离了婚,女儿也渐渐疏远了他,甚至记恨他。一说起女儿,他也抑不住想念,低声地说:“毕竟是自己的亲骨肉!”

他二十多岁就开始吸食海洛因,发展到吸冰毒。2006年是他第一次被送去戒毒,之后的近十年,几乎不怎么沾毒品,直到2016年10月在珠海吸毒被抓,进而再次来到广东二戒所。

戒毒民警肖金超评价柯某道,柯某在戒毒期间表现突出,能发挥其绘画特长,揽下了不少出黑板报的活儿。

“我也想成为正常人。”柯某在戒毒所积极改造自己。

“依然怕用身份证”

戒毒所的环境之于柯某,已然熟悉,觉得自己已到了老大哥的年纪,自觉地在队里起带头表率作用,配合戒毒民警开展各项戒治工作,甚至开导身边的戒毒人员放松心情,好好接受戒治。

新的生活即将向柯某走来。回想起曾经从戒毒所解戒出去怕用身份证的经历,柯某坦诚地说,“依然怕用身份证。”因为身份证记录着他吸毒被抓的经历,总觉得自己“低人一等”。而且外出办事很是不便,时常会被要求抽血检测,外出住个酒店登记身份证,或会有警察过来找。他期盼社会能给予曾经有吸毒史的人更多的包容。

外面的生活可能会是见风见雨,难免有消沉失落,难免在那么一瞬间又经不住毒品的诱惑。柯某如实说:“其实,如果在这个时候,如果有人在身边及时开导一下,可能就会迅速掐灭复吸的念头”。

“希望解戒后所里的民警们能继续跟我保持联系。”看得出,柯某从心里头对民警们有了情感上的信任与依赖,希望能从民警们那里继续获得监督,收获人生的引导,朝着正常人的生活大胆迈开步。

“想抱抱我的儿子”

戒毒人员伍某,在所里戒治生活正常规律,气色泛着点点红润,跟外头的年轻小伙没太大的区别。他总微微一笑地眨着眼睛回答记者的问题。谈及未来,眼神里有时显得比较茫然。虽然他才二十几岁,但这是他第二次进戒毒所。再次进来,他的人生身份也发生了改变,已经是一位快两岁男孩的爸爸。

“想抱抱我的儿子。”儿子出世时,伍某已被抓进戒毒所,直到现在,他仍未抱过儿子。

他的妻子在儿子出世后,将儿子安顿在老家,自己一个人到外头打工了。说到深处,伍某说:“她可能离开我了……”

吸食毒品导致妻离子散,是不少的事实,而发生在自己身上,伍某作为当事人,心中的黯然顿时让周边变得沉默。

“家里人发过儿子的照片给我看。”一提起儿子,伍某脸上自然流露出为父的喜悦,仿若想到童年的自己。

“不想再见那些毒友”

小时候,他是家里人的“心头宝”,而到了少年叛逆期,受人诱惑,他偷吸上毒品,走上了歧途;早早辍学,在外打工,每月的工资基本用来吸食毒品。

他告诉记者,吸食一次大概要200元。后来爸妈知道他吸食毒品后,伤透了心,但也只能鼓励他改过自新。

伍某跟其他戒毒人员一样,在戒毒所积极习艺,学焊接,掌握了一门技能。之前,他一直在不锈钢厂打工,眼疾心明,学东西也快,还是厂里的工作能手。解戒后,他想继续到不锈钢厂做事,好好地面对接下来的生活,“不再想见那些毒友!”

记者手记:给他们更多包容

无论是戒毒人员柯某还是伍某,他们的心路点滴,都可以成为每个戒毒人员的缩影。千言万语无尽处,情到深处自然浓,坐他们对面,慢慢打开他们的心扉,聊得也越发深入;他们讲起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偶尔沉思片刻,偶尔会把声音压得很低。

他们也是有情感的人,也会懂得爱,以及渴望爱;他们也明里暗里自责,想告别一个过去的自己。

戒毒人员确是违法者,但同时也是病人和受害者。在他们接受了应有的惩罚之后,社会也应对其深陷毒品之害的苦痛境遇报以更多的同情、理解和包容,对他们改过自新回归社会的热望施以更多的机会和帮扶,使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大家庭。

更多的希望:天下无毒!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关于东南网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网·律师严正声明 - 友情链接 - 网上订报 - 给我留言 - 投稿邮箱 - 版权所有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2008-2010 fjnet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东南网授权法律顾问 北京市中银律师事务所福州分所 许水清 律师 电话:13809520738
本站职业道德监督电话:0594-2535366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电话:010-88650507(白天),010-68022771(夜间)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主办:福建日报报业集团 未经许可不得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