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新闻|莆田政务|莆田舆情|本网原创|福建日报看莆田|莆田视频|健康生活|妈祖之光|天下莆商|美丽莆田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莆田新闻 > 正文

“红+绿”,调出致富底色——莆田仙游田利村的“新长征”

2018-07-05 08:11  欧碧仙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静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仙游县社硎乡田利村全貌。 张力 摄

莆田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卓晓銮赴田利村参加主题党日活动。陈建鹰 摄

东南网7月5日讯(福建日报全媒体记者 欧碧仙)短短几日,位于仙游县北部山区的一个小村庄——社硎乡田利村“火”了。

“比村子里有人结婚还要热闹。”在田利村生活了几十年的81岁老人罗素英从未在家门口看到过这么多生面孔——爬山的、吃饭的、参观的、购买农产品的……一度“藏在深闺”人未识的村庄,变成了热门“景点”。

时间倒回到2017年前,这个156户、561口人的建档立卡贫困村,村集体收入长年为零,且少有生人来访。“别说外人,本村的年轻人都快走光了,村子里的常住人口不足80人。”田利村支部书记罗凤胜说。

2017年,田利村集体收入6.4万元,结束了村集体几十年“零收入”的历史。“今年预计村集体收入可以突破30万元。”罗凤胜对此充满期待。

是什么搅动起乡村经济,激活了田利村的一草一木?

绿色产业,让村集体收入“破零”

“我去年种植了30亩油茶,还入股了生态养殖基地,生活越来越有盼头了!”6月29日,田利村村民罗清芳打扫完村里的公共卫生后,眺望着山腰上的油茶园,神情中流露出几分喜悦。

田利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3户10人。罗清芳家,是国定贫困户。早些年为了给父亲治病,家被拖垮了。两个孩子还在上学,妻子跟到城里照顾孩子。一家子生活的重担,都落在了罗清芳一个人的肩上。此前,他只能通过打零工维持家庭。去年,搭上村里发展油茶产业的东风,罗清芳利用小额贷款种植了油茶。“预计明年就可以收成,每年可以稳定增收四万到五万元。”罗清芳说,再加上村里为他安排的公益性岗位——村居保洁员,自己打零工的收入,以及入股生态养殖基地的分红,他顺利踏上了脱贫之路。

罗清芳家的改变,得益于田利村绿色产业的发展。田利村现有耕地420亩、林地7198亩。油茶种植在田利村历史悠久,几乎每家每户都会种,但一直不成规模,半卖半送,没什么效益。部分村民种植水稻,但大部分耕地、林地早已荒废。基础设施落后、大量土地抛荒、缺少产业、空心化……田利村的发展困难重重。

如何解锁发展新思路?充分利用土地、突出生态优势,大力发展品牌农业、绿色产业,在打通销路创造效益的同时,为村民提供就业岗位,带动村民增收致富,成为田利村的共识。

去年,田利村开展产业扶贫,相继发展油茶、生态米等产业,种植油茶58亩,投产后预计年可增加村集体收入8万元以上;种植生态水稻11亩,2017年为田利村增加村集体收入1.2万元。以“田利”冠名的生态米,在种植过程中不使用化肥、农药、除草剂等,完全采用传统的“自然+人工”种植模式,因品质优良畅销厦门、福州等地。

“‘田利’是一个品牌,也是一个机遇。”社硎乡田利村第一书记陈立广说,田利生态米的成功为田利村今后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思路:以绿色产业带动品牌农业,以品牌农业推广“田利”品牌。目前,依托丰富的生态农产品,田利村正筹划将“田利”打造成系列品牌,开拓土特产销路,培育乡村经济“造血”功能。

此外,田利村还以年固定收益的方式入股乡里的生态养殖基地、金线莲基地以及仙游县扶贫开发有限公司,保障村集体稳定增收。2016年底和2017年底共投入56.5万元建设光伏发电产业,预计年可增收6.6万元。

红色旅游,激活老区一草一木

飘扬的党旗、庄严的军装、嘹亮的红歌……走进田利村,处处可见“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人敌”“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等红色语录,再加上红歌缭绕山林,让人感受到浓郁的革命气息。

“旅游可以带动田利村整体发展,让全村人致富。”陈立广说,在田利村的发展蓝图中,红色旅游产业也是一出重头戏。

田利村是闽中特委机关长期驻扎的老区基点村,一批知名革命家曾在这里活动,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红色遗产”。正是看中这个优势,今年5月初,陈立广带领村两委,发动群众,着手修缮特委机关遗址、收集革命先辈的故事、设立红色文化展板。村里在山林中开辟了一段单程2公里长的“长征路”,沿途设置革命标语牌。田利村红色教育互动体验基地雏形已现。

6月27日,莆田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卓晓銮带领莆田市委组织部机关全体党员到田利村开展庆“七一”主题党日活动。这是田利村红色教育互动体验基地首次对外开放。重走红军路、寻找革命标语、吃“红军馒头”、听革命故事、重温入党誓词……一系列互动体验项目,让红色教育入脑入心。田利村打造的“感受青山绿水、追寻红色印记”全新红色生态文化之旅,一炮打响。6月29日,莆田市国资委组织党员前往田利村接受红色教育。6月30日,仙游县委常委朱建阳带领仙游县委办党支部到田利村重走红军路。7月1日,仙游县全县组织系统到田利村开展庆“七一”主题党日活动……红色旅游给田利村带来了不少人气。

“人气起来了,经济也会跟着向好,村民的钱袋子自然就鼓起来了。”在陈立广对田利村的发展期望里,借助红色旅游的东风,山里的茶油、土鸡蛋、生态米、苦笋等土特产品可以卖给游客,卖到山外,村民致富的道路将越来越宽广。

山城协作,打造“党建+”扶贫典型

在“红色+绿色”产业的带动下,田利村正悄然发生着变化。“不仅游客多了,出外谋生的本村人也更愿意回来了。”罗凤胜欣喜地发现。

当村民们还在为此欢呼雀跃时,田利村的发展又按下了“快进键”。

沿着村里2公里长的新“长征路”前行,在线路中段的一片山坳里,一块荒废的农田正在进行复垦平整。“今年生态米的种植面积已经从去年的11亩扩大到30亩。荒地复垦后,还将继续扩大种植面积,做大田利生态米品牌。”望着远处正在忙碌开荒的机械,陈立广眼里又燃起了斗志。

生态米产业得以做大做强,要归功于仙游县鲤城街道木兰社区与田利村的党建结对帮扶。

木兰社区地处老城区,商贸发达,集体经济发展良好,班子战斗力强,但发展空间受限,经济增长点小。而田利村地处山区,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保护较好,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但苦无资金、人才、理念支撑。今年3月,木兰社区与田利村党建结对,成立仙游首个“红色驿站”,达成了组织共建、活动共抓、资源共享、发展共谋的合作共识,打开了优势互补、山城协作、“党建+经济”合作双赢的良好局面。

“通过木兰社区这个先进平台的带动,发挥他们的人才、商贸以及理念上面的优势,我们的产业发展才能走出新路子。”陈立广说。

6月29日,木兰社区党委书记林志峰带领社区2名党员一早就来到田利村,全程参与红色教育互动体验项目及餐饮接待服务,为做优田利村红色生态文化之旅出谋划策,为做好餐饮接待服务忙前忙后。眼下,木兰社区与田利村共同出资成立兰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为田利村的发展再绘新蓝图。“扶持生态米产业做大做强、开发餐饮项目,只是成立公司后的第一个动作。”林志峰说,今后,木兰社区与田利村还将合作开展旅游景点、民宿、养殖、农业等项目开发,深化“党建+经济”模式,激发老区发展活力。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关于东南网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网·律师严正声明 - 友情链接 - 网上订报 - 给我留言 - 投稿邮箱 - 版权所有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2008-2010 fjnet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东南网授权法律顾问 北京市中银律师事务所福州分所 许水清 律师 电话:13809520738
本站职业道德监督电话:0594-2535366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电话:010-88650507(白天),010-68022771(夜间)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主办:福建日报报业集团 未经许可不得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