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莆田新闻 > 正文 |
莆田市委书记林宝金调研木兰溪相关项目。蔡明宾 摄 东南网7月26日讯(福建日报全媒体记者 林剑波 通讯员 朱崇飞)日前,莆田市委书记林宝金深入城厢区、荔城区,实地察看木兰陂公园、木兰溪生态防洪景观工程张镇段,对提升木兰溪水质进行一线督察、一线办公。“要深入挖掘木兰溪防洪工程背后的感人故事,加大宣传力度,让市民更好地了解这段历史,铭记来之不易的治水成果,带动全社会形成人人关心、人人支持、人人参与治水的良好氛围。”林宝金说。 近年来,莆田市以各种形式,或著书,或寻根问祖,或开展文化活动,讲好木兰溪故事,发扬历代治水功臣的无私精神,激励更多民众投身现代防洪事业。 为先哲著述 近日,记者驱车前往荔城区黄石镇瑶台村,见到了林金星老人,他虽已80岁高龄,但精神矍铄,说起背后的故事,如数家珍,娓娓道来。 “《莆阳水利功臣谱》的编撰开始于2011年底,专门成立了编委会,我是成员之一。”林金星说,“著书的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褒扬先哲,珍存史迹,激励后人,让更多父老乡亲了解家乡的治水历程,学习仁人志士舍身忘我的无私精神。” 受到种种条件限制,以往对莆仙历史上治水名人少有著述宣扬,即使有也是缺乏全面性和系统性,且有关读物仅限于内部刊行,一般民间读者难有机会看到。 《莆阳水利功臣谱》的编撰过程充满艰辛,编委会成员在查阅史志资料的同时,还先后数十次深入实地,对相关水利古迹遗存进行现场勘察、记录、拍照,然后编成初稿,又进行了多次的反复校勘考订,前后花了两年时间,才编成付梓。“每一个篇章和每一张图照,都渗透着编者和许多热心人士的辛勤汗水。”林金星说。 《莆阳水利功臣谱》总共收录了24个莆仙古今水利功臣,排在首位的是吴兴,他生于唐贞观二十年(646年),永昌元年(689年)随父入闽,后迁居到莆田华岩下,就是今天的洋西村。他慷慨捐资,在杜塘(今荔城区西天尾镇溪白村白杜池)引延寿溪水入沙塘阪,开挖大小沟渠60多条,疏导溪流,建造60多处涵洞,减缓水势,灌溉上万亩农田,造就了莆田北洋平原。南宋时,吴兴被封为义勇侯,今有吴兴纪念馆。 “全书侧重于介绍先贤的功业风德,既有简介概述,又结合文史资料做适当展开,同时选录了相关水利文献、古今诗文和人文轶事,作为见证和咏赞。”林金星说。 《莆阳水利功臣谱》选录了北宋莆田状元徐铎写的一首《木兰谣》,赞颂钱四娘、林从世等人的治水功绩。最后四句这样说道:“灌溉功程,众目共睹。岁稔年丰,口碑满路。更缴英灵,永绵呵护。此陂此庙,千古千古。” 蜿蜒曲折的木兰溪 许武 摄 千里寻宗脉 宋熙宁元年(1068年),长乐人林从世举家迁到木兰溪南岸,即现在荔城区黄石镇瑶台村,继承钱四娘的修陂事业,后世祖孙在此落地生根,繁衍生息。林金星是林从世的第40代孙,中专学历,从福建六建退休后回到家乡,开始寻根问祖。 为了弄清林从世生平,林金星从2002年开始,十多次前往长乐,在当地村庄找到了祖居地。 说到自己的祖先林从世,林金星讲了一个传说故事,说是连续几天,有个和尚在村里化缘,但奇怪的是,饭菜也不要,钱财也不要,只是口中念念有词,“钱再多也没用”,这句话被林从世听到了,他回家后一直琢磨,终于悟出其中真谛,决定携着家人和财物,到莆田兴修木兰陂。 “他能远离故乡,在莆田定居,可见决心有多大,这种精神值得人人敬仰。”林金星说,“虽然他没能修成木兰陂,但深深影响了后世子孙,前仆后继投身家乡公益事业。” 举人林滋谦是林从世的后人,在康熙年间捐资修建了沟角桥,还从桥头修了一条石路,用大块花岗岩石铺砌,足足两公里长,一直延伸到现在的黄石镇中心。沟角桥保留至今,还能使用,桥边有个飞虹亭,亭中还有相关历史资料。林滋谦的孙子林炯也是举人,雍正年间被朝廷委派到台湾彰化当教谕,其子孙遂留在宝岛。 在寻找祖先林从世的同时,林金星还到处搜集史料,跑遍当地档案馆、图书馆,甚至找到广东吴川市《唐览林屋续修族谱》,花了4年时间,编了一本《瑶台林氏宗谱》。 繁衍至今,瑶台村的林从世后裔现有265户,超过1200人,总共分为六房子孙,其中一二三房已经迁居外地,有的到山东,有的到仙游县,都有回来寻根过,另外的四五六房还在当地。“以前村里有个宗祠,每年都举行春祭和秋祭活动,后来被拆了。”瑶台村老协会副会长林玉爵是五房的,今年85岁,他告诉记者,“前几年准备筹款重建,但由于种种原因,至今还没建成。” “计划筹建林从世基金会,帮扶村里上学有困难的林氏子弟和其他孩子,但仅仅靠我们几个热心老人做不起来,需要事业有成的乡贤一起来运作。”除了基金会,林金星还挂心一件事,“林从世以前是在木兰溪下游温泉口筑陂,后来在遗址上立了一块石碑,写有‘林坡故址’四个字,前几年被人挖掉丢弃了,希望有关部门能重新立碑。” 纪念形式多 东山村距离瑶台村不到5公里,同样在黄石镇,靠近海边,村里有个李宏墓。李宏是第三次筑陂者,最后修成了木兰陂,死后葬于此处。 李宏墓位于兴化湾畔龙头须处,坐北朝南,墓后背靠大型花岗石两座,高约12米,宽约20多米。坟墓主体于1993年重修,整体上保持原貌。 “记得当年墓地重修完成后,村里的李姓村民自发过去祭祀,每家每户都挑着漂亮的锦盒,里面装着各种各样的食物。”在木兰陂南岸有个陂头村,村里有个李氏宗族,村民李应珠是其中的一个,“我们都不是李宏的后裔,但感恩于他的治水功德,每年农历九月十五都去东山村扫墓,纪念他、缅怀他。” 陂头村有两艘龙舟,每年端午节期间都要举行龙舟赛活动,在比赛开始前,带头人要到距离两公里外的樟塘村“请水”,还要到钱四娘庙里请两尊神像,放到船上,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在木兰陂北岸有个屿上村,也有两艘龙舟。“每次龙舟赛,在纪念屈原的同时,也在纪念治理木兰溪的历代功臣。”屿上村党支部书记陈仁说。 在荔城区新度镇青垞村龙坡山,有座香山宫,宫内有钱四娘墓。“1982年重建至今,由青垞村和沟口村联合兴建,到现在已经有些破损了,当时人力、物力、财力有限,屋顶用的杉木比较薄,长年累月受雨水侵蚀,出现漏水情况,目前已报批重修。”香山宫董事会副董事长郑明新说,这次整修将投入10多万元,采用又大又厚的杉木。 香山宫董事会成员由青垞村和沟口村村民组成,共有22人,每天两人负责轮流值班,还聘请了一个和尚,管理庙中日常事务,为信众服务。在莆仙一带,已经有许多香山宫的分灵庙,信众众多,甚至有广东和台湾等地的信众捐资,或前来瞻仰。 在旧的香山宫旁,还有一座新建的宫庙,于2014年农历三月奠基建设,当年农历十二月落成。“所用经费都是信众捐赠的,总计300多万元。”郑明新说,从2015年农历八月十四日开始举办首届香山宫文化节,今年是第四届,表演钱四娘巡陂等文化节目,“让更多人了解历史文化,弘扬钱四娘治水精神,每次都有上千人参与,规模越来越大”。 除了“请进来”,香山宫董事会还“走出去”,参加民间信俗文化交流活动。2015年,香山宫董事会率众到台湾,与台南土城鹿耳门圣母庙、北投慈后宫互动。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主办:福建日报报业集团 未经许可不得建立镜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