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新闻|莆田政务|莆田舆情|本网原创|福建日报看莆田|莆田视频|健康生活|妈祖之光|天下莆商|美丽莆田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国内新闻 > 正文

评说上汽集团的“底气”与“底线”

2018-10-11 15:53   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  责任编辑:莆田站林静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日前,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根据《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的要求,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备案了召回计划,决定自2018年10月20日起,召回部分别克、雪佛兰及凯迪拉克品牌车辆,共计3,326,725辆。

上汽通用此次召回车辆的问题,出在“车辆配备的前悬架下控制臂衬套,在受到较大外力冲击时可能发生变形或脱出,极端情况下可能导致车辆失控,存在安全隐患”。从媒体披露的情况看,至少从三年前,就有车主反映上汽通用生产并配备这种“分体式下悬架控制臂衬套”结构的车型存在设计缺陷,导致事故的报道。据中国质量新闻网汽车频道收到的最新投诉,今年7月24日,一位车主驾驶昂科威携全家去贵州铜仁万山古镇游玩,下午返程途中,车辆突然断轴失控,撞向中间隔离带,万幸的是安全气囊打开,车上人员安然无恙。导致事故的原因是车辆的左前轮脱落!因此,上汽通用的这个召回,已经是来得太迟了。

332万辆“缺陷车”,直接涉及332万个车主和他们家庭的财产和生命安全。如此触目惊心的险情,对当事车主而言,经历的是生死瞬间。对广大上汽通用客户来说,是压在心头挥之不去的阴影。从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召回部分别克、雪佛兰、凯迪拉克品牌汽车》公告中了解到,正是一段时间以来,许多上汽通用车主针对上汽通用“轴脆脆”问题的投诉,引起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并启动对上述问题开展缺陷调查和评估,才触动车辆制造企业的神经,“受调查影响,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决定采取召回措施,消除安全隐患。”由此也不难看出,此次上汽通用的召回计划有迫于压力的不得已之嫌。

有如此迟缓的行动,必有冷漠的态度。和上汽通用实施召回相比,10月9日,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上汽集团",股票代码600104)发布的一份提示性公告,称“经公司估算,此次上汽通用(我公司持有50%股权)的车辆召回,计划预计对公司经营业绩不产生重大影响。”而对332万上汽通用车主关切的车辆质量安全话题置若罔闻。这让本来就因为车辆隐患提心吊胆的上汽通用车主,又感受到一股进入深秋般的阵阵寒意。

据报道,10月8日,上汽集团的股价迎来了近期首次大跌,开盘后其股价便快速跳水,闪崩一度触及跌停,成交约4.4亿元,当前市值约3506.21亿元。有分析指出,让上汽集团在“十一”假期后的第一个交易日马失前蹄的触发因素,是上汽通用国庆前夕的召回公告。也许,上汽集团发布的这份提示性公告是履行上市公司重大事项披露义务的必要程序。但是,作为上汽通用的大股东,在应对上汽通用332万辆汽车召回事件对集团影响的“危机公关”策略上,采取的是“事不关己”的态度。这份提示性公告仿佛在说:上汽通用的房子漏雨了,但不影响我们老大在家睡觉。至于住在漏房子里的人睡的怎样,跟我没关系!

反观这份提示性公告,上汽集团对于持股公司发生严重的产品缺陷召回事件三缄其口,反而“甩锅”给媒体——不分前因后果,不讲来龙去脉,把本次召回引发的有关新闻报道,特别是在召回成本及对公司业绩影响方面的内容一概推定为“不实报道”,然后一副店老大的模样——这次召回对上汽集团不会伤及皮毛,满口“不差钱”的底气。

康德说,一个行为的道德性不取决于它的结果,而仅仅取决于该行为背后的意图。上汽集团这样的态度,不能不说是对产品质量安全的“麻木”。一位业内人士曾说,一辆由两万多个零件组成的汽车,100%合乎设计规范、质量保证100%完美几乎不可能,只有通过市场检验和反馈,才能逐步改进设计,因此车市才有了小改款和召回这一说。对此,广大消费者也认同。然而,对于召回的态度,可以衡量出生产企业的良知。通过上汽通用“轴脆脆”的相关报道,可以推测上汽通用车辆问题的大概率原因出在设计上。而一些厂家的自作聪明的“通病”,就是采取隐瞒态度。上汽通用对自身问题的做法,与这种病症的吻合度极高。这份提示性公告就是一份自曝式“体检报告”,说明企业对召回的被动,对车主的消极,乃至对质量安全的漠然。

事实上,这也不是上汽通用第一次出现“被动召回”的情况。2016年5月,上汽通用向原国家质检总局备案了召回计划,自2016年8月15日起,召回部分配置有第三代1.6L及1.8L自然吸气发动机的汽车,共计逾216万辆,涉及众多热销车型,包括英朗、科鲁兹、景程和爱唯欧等。那次召回行动同样是大量消费者投诉、原国家质检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进行缺陷调查和评估,认定上汽通用的部分车型存在安全隐患后,上汽通用才决定采取召回措施消除故障隐患。

看到屡屡“房屋漏雨”的上汽通用,上汽集团是任其发展,甚至伤害“房客”,还是以主人公的姿态,给危房来一个“挑顶大修”,重筑安居之所,这不仅考验企业的勇气,也考验企业的责任。因为,保证质量安全是一个企业的“底线”。(中国质量新闻网 柯纪)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关于东南网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网·律师严正声明 - 友情链接 - 网上订报 - 给我留言 - 投稿邮箱 - 版权所有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2008-2010 fjnet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东南网授权法律顾问 北京市中银律师事务所福州分所 许水清 律师 电话:13809520738
本站职业道德监督电话:0594-2535366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电话:010-88650507(白天),010-68022771(夜间)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主办:福建日报报业集团 未经许可不得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