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莆田新闻 > 正文 |
与雷光熙(右一)一同战斗的革命者的合影。 莆田早期革命者合影。 东南网3月21日讯(福建日报通讯员 林剑冰/文 雷美莲/图)“爷爷到底是哪一年在战场牺牲的?在哪里牺牲?”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这两个问题一直困扰着雷美莲。 雷美莲的爷爷名叫雷光熙,1917年出生于莆田县常太乡外坑村,畲族人,是闽中三年游击战争的风云人物,也是闽中游击队北上抗日的骨干成员。雷美莲长期从事莆田地方党史工作,但是,对爷爷的牺牲之谜,却始终没有找到答案。 曾经与雷光熙一起北上抗日的杨采衡在回忆录里说道,雷光熙于1941年在南京瓜州渡口被伪军所捕,并被杀害于狱中。但在国家民政部发给雷光熙家属的革命烈士证明书上,对于雷光熙牺牲时间地点原因却是这样写的:“一九四五年在浙江作战中牺牲。” 最近几年,雷美莲经过多方寻找,总算弄清楚了爷爷的牺牲之谜,把爷爷“丢失”的3年时光找了回来。原来,雷光熙是在1944年2月11日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梁弄镇前方村战斗中壮烈牺牲的。 发现:雷光熙的牺牲时间不确定 对于爷爷的革命历程,雷美莲一直都感到很光荣。 她告诉记者,1934年雷光熙在党的教育下,坚决投身革命,主动献出家里所藏的三挺轻机枪、九支步枪、一支驳壳枪以及子弹、手榴弹数箱。随后,党在常太建立了一支能在当地稳扎稳打的武装队伍。这支游击队在闽中游击区逐渐发展壮大,历经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雷光熙也在莆(莆田)仙(仙游)永(永泰)大地上经受了血与火的洗礼和考验。1935年,在艰险的战斗中,雷光熙逐渐成长为英勇善战的军事指挥员,并在枪林弹雨的考验下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36年6月,闽中工农游击队整合为第二支队,年仅19岁的雷光熙因为英勇善战被任命为副支队长。就任副支队长后,雷光熙积极整编队伍、加强训练,提高了队伍的战斗力,打了多次胜仗。国民党的《福建民报》《奋兴报》《莆田日报》均称闽中工农游击队为“雷光熙部”。可见雷光熙在当时的影响力。 1937年6月,闽中工农游击队改编为中华人民抗日救国义勇军第七路军第一纵队,为在闽中地区实现国共合作、共同抗日作准备,雷光熙任副司令员。1938年4月,杨采衡、雷光熙等人率闽中游击队北上抗日,在皖南入编新四军军部特务营第二连。雷光熙北上抗日后,有记录的史料不多。杨采衡1985年写于北京的回忆录《闽中儿女在斗争中的风貌——闽中游击队北上抗日后发展变化的概况》,提到雷光熙北上的一些事情。雷光熙到皖南后,先到军部教导总队第二大队政治队学习。在教导总队结业后,担任军部警卫团某营教导员,在“皖南事变”中与该营营长率部多次抗击顽军的攻势,后来突围到江北指挥部。后来,组织上输送一批干部(雷光熙在内)到苏北盐城,新四军军部派遣民船从长江下游驶到南京瓜州渡口时,被汪精卫的伪军拘留,雷与同时被捕的数名军政干部都被杀害于狱中。后来,党史工作者在编写雷光熙烈士传时,根据杨采衡的回忆,判断雷光熙被害的时间是1941年。 所以,在雷美莲的印象中,爷爷牺牲的时间是1941年,牺牲地点是在江苏南京瓜洲渡口附近的监狱中。 前些年,有一次雷美莲带笔者回莆田市常太镇老家采访叔公,也就是雷光熙的弟弟雷光烈。叔公回忆说,雷光熙应该不会是1941年牺牲,他1942年还曾给家里写信。叔公的话让雷美莲有了疑惑。于是,她马上找母亲雷兰治,要求看一看被母亲珍藏起来的革命烈士证。母亲拿给雷美莲一张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于1983年9月1日发的革命烈士证明书,证明书上写道,“雷光熙同志在抗日战争中壮烈牺牲,经批准为革命烈士,特发此证,以资褒扬”。而在证明书的左边还有一个表格,写着雷光熙的姓名、性别、出生时间、籍贯、生前所在单位及职务、参加革命时间、入党时间、牺牲地点时间原因等内容。令雷美莲惊讶的是,她发现革命烈士证明书“牺牲地点时间原因”一栏中写着:一九四五年在浙江作战中牺牲。 雷美莲脑中立即涌上两个问题:爷爷到底是哪一年牺牲的?在哪里牺牲?一股渴望寻求真相的强烈愿望,催促着雷美莲开始了持续多年的答案求解路。 余姚前方村战斗纪念碑。 探访:碑亭上刻着雷光熙的名字 2015年开始,雷美莲一有机会,就会坐在电脑前,到网络上搜索与雷光熙有关的信息,希望能发现一些蛛丝马迹。但是,收效甚微。 有一次,她在网络上发现一份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中队(连)以上干部烈士英名录,其中有点到一个人,名叫雷泽,原名雷光熙,来自福建,于1944年2月11日在浙江余姚前方战斗中牺牲。这份名单让雷美莲大喜过望。她马上与宁波市委党史研究室联系,希望得到帮助。很快,宁波市委党史研究室给雷美莲寄来了一本厚厚的书《烽火四明——浙东抗日根据地创建70周年纪念文集》。在书中,雷美莲看到了与网络上一样的名单《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中队(连)以上干部烈士英名录》。书中还说,1945年10月1日《新浙东报》公布的烈士名单中,雷泽等人均在列。 这本书,雷美莲几乎是一字一字地读,看了好几遍,她是不想错过任何与爷爷有关的信息。可惜的是,基本上没有与爷爷有关的内容。 但是通过该书,以及借助网络的搜索,雷美莲掌握了不少有关前方村战斗的资料。雷美莲告诉记者,发生于1944年2月11日的前方村战斗,非常惨烈。那天凌晨3时,浙东纵队五支队和警卫大队等,向驻前方村一带的田岫山部发起进攻,很快占领前方村的外围阵地。天明后,顽军突击第一总队赶来增援,五支队腹背受敌,于中午撤出战斗,转移至十五岙。前方村一战,浙东纵队伤亡98人。2004年,浙江当地已在四明湖旁、桃花岭前建造了前方村战斗烈士纪念碑亭,以告慰牺牲的先烈。 因此,雷美莲期盼有机会能到前方村去看看爷爷。 2016年5月,一次工作任务,刚好让雷美莲有了完成愿望的机会。当年,莆田市对大洋闽中支队司令部纪念馆进行改造提升,准备增加闽中游击队北上抗日的内容。莆田市委党史研究室派雷美莲带队,沿着当年闽中游击队北上抗日行走的路线,征集闽中游击队北上皖南加入新四军参加抗日的有关史料、图片等。雷美莲带着一行人共走了10个县区,包括黄山区(原太平县)、泾县、无为等,走访当地党史部门,参观当地新四军纪念馆,征集到了一些资料。对于雷美莲来说,她最期待的是此行的最后一站,宁波余姚市。那里,应该是她爷爷牺牲的地方。 在余姚市梁弄镇,雷美莲等人在余姚市史志办同志的陪同下,参观了浙东抗日根据地旧址、浙东革命根据地纪念馆,梁弄四明水库(前方战斗旧址和烈士安葬之处,1958年因修建四明水库而沉入水底),以及前方村战斗烈士纪念碑亭等。在浙东革命根据地纪念馆,雷美莲看到关于“前方战斗”展区的文字介绍中说道,前方战斗虽予敌重大杀伤,但浙东纵队亦伤亡五支一大教导员雷泽等98人。在前方村战斗烈士纪念碑亭前,雷美莲深深地鞠躬。特别是英烈亭中矗立着一块刻着当年前方村战斗牺牲的部分烈士名单的石碑,当看到排在第一位的烈士名字就是雷泽(雷光熙),雷美莲忍不住抚摸石碑,泪溢眼眶,嘴里轻喊:“爷爷,孙女看您来了!” 此行,让雷美莲更加相信,爷爷应该就是于1944年2月11日在浙江余姚前方村战斗中牺牲。但是,作为严谨的党史工作人员来说,她又不想就这样草率下结论,头脑中又浮现了多个疑问:谁能证明在前方村战斗牺牲的雷泽就是她的爷爷?爷爷为什么会把名字改为雷泽?自1941年被捕入狱至1944年2月牺牲,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一些什么事? 为此,她又开始了一番寻找。 挖掘:因抢救通讯员而光荣牺牲 就在雷美莲返回莆田不久,有一个电话打过来,让她十分惊喜。 打来电话的是热心人张晓频。张晓频现居浙江绍兴,对浙东抗日有一定的研究,是革命后代,他父亲也参加了前方村战斗。听说雷美莲是雷泽的后代,马上打电话说,可以帮助收集雷泽的材料。 正苦于不知如何进一步寻找爷爷材料的雷美莲听了非常高兴,马上罗列了“在前方村牺牲的雷泽是不是就是莆田的雷光熙”“雷光熙出狱后的几年中在哪里干革命”“雷光熙在前方村战斗中是如何牺牲的”等几个最想知道的问题,请张晓频老师帮助解答。 没过多久,张晓频联系了上海新四军研究会浙东浙南分会副会长王毅进等人,并发来了一份解答问题的答案,以及一些复印资料,让雷美莲对爷爷北上抗日的事情有了更多了解。另外,雷美莲还在张晓频的牵线下,与宁波新四军研究会取得联系,获得了许多珍贵信息。 雷光熙入狱前后的情况是怎样的?这是雷美莲最想知道的一个问题。张晓频提供的一份曾先后任浙东军分会、中共浙东区党委、三北游击司令部和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司令部参谋处文书与参谋叶清达手写的文稿《失利的前方战斗》,文稿中写道:“雷泽同志原名雷光熙,福建人。据张新华同志告诉我,在反共顽固派一手制造的举世闻名的‘皖南事变’时,他是新四军军部特务团三营政治委员,作战中英勇顽强,后带着部队突围到了长江以北的无为地区,后又调到苏北的军部工作时,中途不幸被捕。入狱后,是狱中党支部委员,领导狱中同志与敌人斗争,表现了一个共产党人不屈不挠的英勇气概。”后来,雷光熙与其他狱友一道被组织营救出来。 张晓频还提供了一份宁波新四军研究会会刊(2004年第3期)刊登的一篇文章《遗骨无觅 精神永存——前方村战斗牺牲烈士纪念碑亭揭碑仪式侧记》,文中写道:“宁波新四军研究会顾问、老红军张更生也80多岁高龄了,这次乘车翻山越岭,途中吐了七八次,连 黄胆水也吐了出来,他还是坚持参加了揭碑仪式。他说这次他最大的一个收获是,发现烈士纪念碑后刻着的七位烈士姓名中第一位雷泽教导员,是他的老战友,他终于找到了老战友的下落了。”张更生老红军的话,也说明雷泽不是牺牲在监狱,而是牺牲在前方村。 雷美莲还想知道,雷光熙出狱后在哪里继续革命?为此去信时任宁波新四军研究会副会长、秘书长,现任顾问的王泰栋同志,进一步了解老红军张更生当时介绍的情况。王泰栋回信说:张更生同志三年游击战时曾给陈毅同志做过交通员,抗战开始,随陈毅同志参加新四军,在盐城新四军军部工作。2004年12月,在前方村战斗烈士碑揭碑仪式上,他指着碑上刻的雷泽烈士名字说:“雷泽同志我认识,他当时在军部工作。”另据王毅进副会长提供的资料显示:1942年7月起,苏北集中了华中局和一师选送到浙东来的领导干部……到1944年4月先后按党、军、政、文、财经、军工等干部共计300多人,其中名单包括雷泽等。 因此,可以推断,雷泽出狱后到军部工作,1942年被派到浙东参加抗战。 对于雷美莲盼解的“雷光熙是如何牺牲”问题,叶清达手写的文稿《失利的前方战斗》中也有着答案,文中写道:“在前方村战斗中,更是表现了雷泽的无产阶级的阶级友爱,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在战斗激烈进行的时候,通讯员在传达大队长的命令时负伤了,一贯十分关心和爱护战士的雷泽同志,不顾自己的安危,在枪林弹雨中抢救通讯员时,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这段文字,记述了勇敢而有爱的雷泽,在战斗中牺牲的全过程。 随着一个个问题得到解答,雷美莲的心灵也受到了一次次的洗礼。她说,在热心人的帮助下,总算把爷爷那“丢失”的3年时间给挖了出来。虽然还有许多待解的问题,包括“雷光熙为什么要把名字改成雷泽”等等,接下来,她将继续跟进、继续挖掘,并尽量系统地把雷光熙的事迹整理出来,把爷爷那“丢失”的3年时间给补齐、挖全,供后来者学习。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主办:福建日报报业集团 未经许可不得建立镜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