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莆田新闻 > 正文 |
2019-03-28 08:52 陈汉儿 张崇远 林子高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静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俯瞰木兰溪源省级自然保护区。 张力 摄 东南网3月28日讯(福建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汉儿 通讯员 张崇远 林子高)木兰溪是兴化儿女的母亲河,她从戴云山东部逶迤而来,浩浩荡荡注入兴化湾。晴空下驻足远眺,长河安澜,沿木兰溪上游两岸,花红水绿的春日景象与恬淡悠然的古朴村落共同绘就一幅醉人的油彩画卷。 莆田市委书记林宝金表示,木兰溪从水患频仍到“最美家乡河”,到生态文明的木兰溪样本,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擘画、亲自推动建设的结果。“要充分认识推进木兰溪全流域系统治理的重大意义,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增强攻坚木兰溪流域水质提升的紧迫感责任感,勇往直前,迎难而上,统筹治理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灾害,推动水质功能达标全省领先,在全国树立标杆。” 守护溪源 和谐共生 木兰溪发源于戴云山脉,干流总长105公里,流域面积1732平方公里,是莆田人民的“最美母亲河”。2012年12月,木兰溪源省级自然保护区成立,总面积达18025公顷,涉及西苑、石苍、社硎、菜溪等4个乡镇20个建制村,主要保护森林生态系统及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资源。 保护区内山脉连绵、地形复杂,生态环境现状如何?仙游县对区内的“家底”进行了大排查。 “有维管束植物1366种、脊椎动物420种,其中还有国家Ⅰ级重点保护珍稀动物、植物各3种。”木兰溪源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副主任郭宗宝调出红外线相机监控画面,只见一只黑腹赤面的大鸟正悠然踱步,原来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鹇。“生态保护好了,万物各得其所,这正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最直观的写照。我们正在向上申请成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郭宗宝说。 57岁的戴新良是仙游县西苑乡仙西村的一名护林员,这日春分,他在鸟啼声中起了个大早,带上柴刀,出发巡山。“看着小树一株株成长、变化,心里特充实,越看是越喜欢。”戴新良笑着说,整日与山林为伴,感情也是愈发深厚起来,只要不下雨,他每天都要去看看它们。 2017年,保护区聘请了27位护林员,他们不间断地巡查、守护着这片广袤的山林。自然保护区成立以来,共建成生物防火林带20.6公里,完成实验区生态林分修复1000多亩,防治尺蠖、毒娥等病虫害1000多亩。 仙西村村主任纪清雄告诉记者,村里有生态林16426亩。2017年,仙游县给予林权所有者22.75元/亩的补助,2018年提高至23.75元。此外,2013年起,在保护区范围内的生态林还有3元/亩的额外补助。 木兰溪源省级自然保护区内,野禽与家畜和谐共生。 张力 摄 饮水思源 携手护绿 木兰溪源头竖有一圆形大石头,周围青松翠绿,石上镌有“清源林”三个红色大字,记载着清源林的由来。2012年,在京莆籍流动党员决心回馈桑梓,他们想到了家乡的母亲河木兰溪,在驻京党工委的倡议下组织捐款,共筹集100万元,在此植树造林。眼下,清源林面积达24700平方米,有红豆杉、桂树、香樟等多种树木,郁郁葱葱,生机一片。 2月中旬,在莆田市委组织部、流动党工委的组织下,驻京党工委及下辖各党支部班子成员40多人来到仙西村回访清源林。当天,莆田市委驻京党工委副书记、北京福建总商会会长陈春玖率先捐款100万元,众人纷纷响应,最终筹集500万元,号召全市人民共同保护母亲河。“母亲河是我们在外莆籍流动党员永远的情结,如果市民人均种植一棵树,就可以再种350万棵。”陈春玖说。 在清源林通往木兰溪源的必经之路上,有片“巾帼林”。纤细的枝干挺立风中,枝头喜见花开,红的、白的、紫的,灼灼百朵竞芳华。 “植树节刚种的呢,这才6天就开花了。”据纪清雄介绍,这100多株绿植是莆田市妇联组织80多名干部、女性代表共同种下的,有紫玉兰、深山含笑、红叶石楠3个品种,采购自浙江,因莆田纬度更低、气温更高,便提早开了花。 添绿更需护绿。“木兰溪流域是个连续、有机的综合生态系统,因此,司法保护也应采取系统而立体的综合保护机制。”仙游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黄国海介绍说,2016年以来,该院立足检察职能,开展“关爱木兰溪·保护母亲河”专项活动。去年,针对木兰溪流域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该院发出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38份。同时,在全省范围内设立首家生态环境巡回检察室,将中坚力量推向巡回检察工作一线,守护母亲河地绿水净。 正本清源 碧水常清 穿过弯弯曲曲的林间小道,记者终于见到木兰溪的源头,在一“源”字石碑旁,一股细细的水流由石间缓缓涌出,形成一对绿池。 凭借着复杂的地形地势、茂密的天然阔叶林,保护区内绿林已成为仙游乃至全市的重要水源涵养林,直接为莆田市200多万居民提供日常的生活和生产用水。 山清则水秀。2017年,仙游县启动“绿盾”保护区专项行动,先后拆除保护区内9处小型猪圈、6家牛蛙养殖场,及时完成场地废料清理、回土填方、恢复植被及复垦等。 为了让农村生活污水有归处,仙游县投资2000多万元,在保护区内建起5座污水处理站,覆盖污水收集管网23公里。同时,实施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减量化行动,引导、鼓励农民增施有机肥,应用缓释肥料等高效新型肥料。 2012年4月,木兰溪源省级环境教育基地项目建设启动。在仙西小学旧址的基础上,仙游县筹措1000多万资金用于基地改造建设。“建设教育基地是为了向市民展示木兰溪全流域景观、历史变迁等,让大家更懂母亲河,了解她的艰辛过往,了解她的精神气质,从而发自内心去爱护她,带动更多人加入保护母亲河的行列。”仙游县环保局局长陈仁山介绍,目前,该基地已投资200多万元,完成主厅装修,建成进场道路及停车场。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眼下,仙游县保护开发并举,将生态文明建设与实施乡村振兴有机结合起来,提质溪源生态,让美丽风光变身“美丽经济”。仙游县西苑乡柳园村在保护区内,层峦叠翠中,民居错落,炊烟袅袅,是卸掉城市忧愁的好去处。这两年,柳园村人气猛涨,远近游客纷纷前往“打卡”。去年底,《仙游县西苑乡柳园村保护发展规划》发布,柳园村将被打造成为集生态休闲、度假旅游、田园观光和少数民族风情体验为一体的“闽中最美回族古村落”。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主办:福建日报报业集团 未经许可不得建立镜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