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新闻|莆田政务|莆田舆情|本网原创|福建日报看莆田|莆田视频|健康生活|妈祖之光|天下莆商|美丽莆田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莆田新闻 > 正文

莆田城厢常太镇:小康路上,老区村一个都不能少

2019-03-28 08:55  陈盛钟 易振环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静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马院村为闽中特委机关旧址所在地。

东南网3月28日讯(福建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盛钟 通讯员 易振环 文/图)“要饮水思源,决不能忘了老区苏区人民。”“确保老区苏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一个都不掉队。”“要有长远眼光,多做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相协调相促进的文章。”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福建代表团审议时情系老区苏区人民、关心老区苏区发展,为加快老区苏区脱贫奔小康指明了前进方向。

地处莆田城厢区西北部山区的常太镇共有28个村,其中27个为老区村,是个名副其实的老区镇。80多年前,中共闽中特委成功开创了南方8省15块游击区中的独立一块游击区——闽中游击区。作为闽中三年游击战争战略指挥中心,常太镇是莆田点燃革命烈火的发源地。近年来,常太镇扎实推进老区精准脱贫攻坚战,实施挂钩帮扶、就业帮扶、产业扶贫等举措,让村集体经济收入持续增加,贫困户获得稳定收入,确保小康路上一个不少。近日,记者先后探访了常太镇的马院、渡里、岭下三个老区村,追寻红色足迹,感受老区村发生的喜人变化。

马院村:全国文明村迈上幸福路

3月15日上午,莆田公交东站往返常太镇马院村的99路公交正式开通。“盼望已久的公交车今天终于开通了,大伙今后出行将更加便利,真是太好了。”马院村村民邱庆希高兴地说。

马院村位于城厢区和仙游县山区交界处,全村240多户约1300人,散居在院里、漈川两个片区。因为山高路陡、地势险峻,上世纪30年代,马院村成为“南方三年游击战争”中闽中独立游击区的发祥地和根据地。至今这里仍保留着闽中特委机关旧址、苏维埃学校旧址、地下水牢等历史遗迹。“菅茅藏伤员”等群众支持游击战的感人故事,在当地口口相传。2018年初,闽中游击区革命纪念馆在马院建成并对外开放。该馆所征用的12户老民居,均为当年闽中工农游击队借住过的民宅。目前,这里已成为一个了解闽中红色文化、接受爱国爱党教育的热门地点。

今年66岁的村支书邱庆照是“革命剃头师”邱玉来的儿子,他告诉记者,除了红色文化外,山清水秀的马院村旅游资源也十分丰富,有三级瀑布群、古寨遗址、忘忧谷白马潭以及2000多亩竹林等。2014年,马院村被列入莆田市“幸福家园”建设试点村。当年起,村里开始整治村庄环境,并利用丰富的红色文化及生态旅游资源,推进生态旅游及红色旅游设施建设,大力发展马院人家乡村游。

如今,马院村已打造了忘忧谷、爱情海、跑马场、千亩竹海等多个景点,成为3A级旅游景区,并被评为“全国文明村”。好山好水,又加上丰富的红色文化,各地游客纷至沓来。不少原先在外谋生的年轻人看到了商机,有意回乡创业,筹划开办采摘园、民宿、农家乐餐饮等。

据透露,今明两年,马院村拟投资上千万元用于发展旅游产业,包括建设芦竹坑毛竹林竹海公园、双叉溪至港头旅游公路、新坑水上乐园、旅游服务中心等项目,努力打造环境宜居、生态优美的美丽乡村,预计可带动岗位就业70多人,增加村集体收入上百万元。

渡里村正在建设的慢游步道。

渡里村:闯荡出的致富“明星村”

在常太镇,几乎每一个老区村都有一段鲜活的革命历史。渡里村有个畲族自然村叫畲角里,旧时称外坑,这里与马院村漈川和金川村金竹坑3个自然村构成一个铁三角,形成了莆仙边山区交界独立斗争的根据地。

“当年3个革命基点村的不少群众都加入了游击队,还有很多人成为交通员,为闽中特委及游击队送粮送情报。”城厢区档案局局长雷碧霞是土生土长的渡里村人,她说,目前,展现渡里人民革命斗争史的口述档案《红色渡里》正在编纂当中。有档案可查的渡里籍闽中游击队指战员共有14人,另据统计,自辛亥革命以来,渡里村先后涌现出16名革命烈士、15名五老人员。

和常太镇很多乡村一样,地处山区的渡里村也种植了数千亩枇杷。不过,依靠农业种植仅能勉强糊口,难以从根本上改善群众的生活。村民们介绍说,改革开放后,渡里村很多青年人传承当年游击战争敢打敢拼的精神,走出山门,经营食品、餐饮、房地产等生意,闯出了一条致富路。现在,渡里村2000多人口中有四分之三在外地经商,年创产值达数亿元,成为远近闻名的“明星村”。

“通过‘亲带亲、友带友’的方式,这几年渡里村外出经商的人越来越多,村民的腰包渐渐鼓了起来,现在全村几乎家家户户都建起了新房。”村支书陈巨告诉记者,近年来,渡里村围绕垃圾处理、村貌管理、污水治理、裸房整治、村道硬化、村庄绿化等任务,积极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据了解,目前,渡里村已被列入“美丽乡村”省级示范村创建名录。该村去年实施的土地开发平整项目新增了上百亩水田,将集中打包流转,用于发展生态旅游观光采摘等。同时,渡里村还正在加快推进院里溪安全生态水系建设项目,结合生态旅游观光,清淤清障,配套建设步游慢道、亲水节点、休闲广场等,探索雷光熙故居及周边提升改造,彰显红色文化,打造人文宜居新渡里。

岭下村美丽乡村公园

岭下村:从贫困村到旅游特色村

在风景秀丽的东圳水库环库公路岭下村入口处,一块刻有“岭下革命老区村”字样的石碑格外显眼。这里虽然没有像马院、渡里那样的传奇革命故事和革命遗迹,但是,当年这块红色土地上的人民也同样为革命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而在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支持东圳水库建设及生态综合治理,岭下村村民抛家舍业,背井离乡,充分体现了其牺牲小家为大家的奉献精神。

位于东圳水库南岸的岭下村共有人口2000多人,上世纪90年代初,该村人均耕地不足三分,为省定贫困村。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陈美金介绍说,早些年,村里带动村民开山造果,发展猪沼果模式,成就第一次创业。之后,为了保护莆田“大水缸”,全村主动拆除百余座猪舍,“走出去”发展,村民经济收入也逐步多样化,不少人从事第三产业,村民人均年收入近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岭下村依托村里丰富的山林水等资源,多方筹集4000多万元资金,建设美丽乡村公园,整治村容村貌,实施文化长廊、文体设施等配套项目,打造库区旅游特色乡村。据了解,岭下村已获评3A级旅游景区,并被列为省级库区移民环境综合整治示范村、市“幸福家园”试点村和区美丽乡村试点村。目前,该村正在开展整村旅游规划,并加快特色旅游景点建设,冲刺4A级旅游景区。高空玻璃吊桥便是其中之一,这座百余米长、55米高的单跨悬索玻璃吊桥目前正在施工当中,预计年内可以建成,将成为当地标志性景观工程。

为了增加“造血”功能,去年年初,岭下村还利用专项扶贫资金实施光伏发电扶贫项目建设,在岭下小学和村部屋顶设置80kW光伏电站。目前,岭下村光伏发电项目所产生的电能,由国网莆田供电公司以每千瓦时电0.75元的价格收购,发电收益每季度结算一次,收入全部用于贫困户帮扶和村里基础设施建设。

“下一步,岭下村将深入扩展旅游产业增收途径,努力把岭下村建设成为集观光、休闲、度假、康健等为一体的自然生态美丽乡村。”陈美金说。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关于东南网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网·律师严正声明 - 友情链接 - 网上订报 - 给我留言 - 投稿邮箱 - 版权所有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2008-2010 fjnet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东南网授权法律顾问 北京市中银律师事务所福州分所 许水清 律师 电话:13809520738
本站职业道德监督电话:0594-2535366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电话:010-88650507(白天),010-68022771(夜间)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主办:福建日报报业集团 未经许可不得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