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兴一路走来邂逅的美景 “登雪山的意义不仅仅在登顶成功,更重要的是在挑战自我中,感悟人生的道理。这是一种人生的体验,是舒适生活的都市人所缺乏的。进山的四五天就可能把你十年二十年要走的路都走完,这是人生的浓缩和延长。当你经历过死亡、危险、困难的考验,下山的时候,看到第一棵绿草,你都会非常激动。” ——林 兴 林兴在新西兰 “山人”是林兴给自己起的一个雅号,年过半百的他现在经营着一家户外运动俱乐部,几乎每周都在与驴友们一同穿越、登顶,他俨然已经无法离开这种生活方式了。作为地道的平潭人,林兴从小就活跃,充满着探险精神。溺过海,陷入过沼泽地,他说,他命中就注定了是个不安分的人。 玉珠峰,海拔6178.6米,大气中的氧气含量仅为地面的一半,一般人在这样的环境中会常常出现胸闷气短、头疼腿软等高原反应,有时甚至能威胁到生命。但即便是这样,它也没能挡住登山者的步伐,对登山者而言,面对高耸入云的山巅,生命的闪耀与陨灭都只在一瞬之间。 2004年9月28日下午2点05分,林兴和他的队友们终于登上了青海玉珠峰。彼时,他们双膝跪地,喜极而泣。凭借此举,他与他的队友也荣获了当年感动福建的十大新闻人物。事后林兴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到:“当你经历过死亡、危险、困难的考验,下山的时候,看到第一棵绿草,你都会非常激动。”这就是登山能给他带来的所有回报,没有财富,在荣耀褪去后,留下的也只是看待生命的另一种视角,而这对他来说,就已经足够。 “以现在登山界的眼光来看,登顶玉珠峰并不算是太大的成就,但在当年,登顶玉珠峰在福建还是空白,而我们确实成了福建登顶玉珠峰的第一人,也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一晃11年,记者的到来,再次勾起了林兴对过去的回忆,“在登山的途中有人哭了,有人后悔了,有人放弃了,几个大男人甚至将遗书都写好。为什么?试想一下在几千米荒无人烟的雪山上,因为高原反应几个晚上睡不着,恶心头痛到不能讲话,不能吃东西,你会选择继续坚持还是趁早放弃?” 没有一座山是绝对安全的,但背着四五十斤的装备,林兴和他的几个队友选择了坚持,在登山的途中他们看见了几具冻得僵硬的尸体,“在我们来之前,刚有一批登山者在这遇难。”林兴说,在登山的路上,看到尸体是十分正常的事,有的尸体甚至是十几年前或是几十年前留下的,而在雪山上一旦遇难,就意味着要长眠在这。“当时看到这些尸体我们也很震撼,在把他们用白雪和石块掩埋后,我们还是选择了向山顶进发。”有许多人不能理解他们的行为,但这些在林兴看来,仅仅是他选择,并且笃定的一种生活方式。 林兴攀登雪山 海山哥变“山人” “每个人都有自己生命的轨迹,这都像是上天注定的一样。”谈到自己为何会爱上这样一种生活方式,林兴的话有点玄乎却也有些许落寞,就像每个人都无法精确掌控自己的命运一样。在登顶玉珠峰之后,林兴就再也没有挑战过雪山了,因为资金不足。登雪山是一项高消费的户外运动,这对林兴来说,已经承担不起。 但他并没有放弃行走和攀登,他周围的驴友告诉记者,每次出游不管大山小山,林兴都遇山必登,并且一旦攀登必至顶峰。 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平潭人,林兴把从大海里学到的刚毅、拼搏、探索的精神投入到了他脚下的每一座山峰,每一次旅程之中。“海山哥”深深地爱上了更广阔的陆地和举目的高山。林兴说,这是骨子里就有的探索和征服的欲望。“我攀登的第一座山就是君山,那时候还在平潭念书,觉得君山的高大令人崇敬。”于是,在从大学毕业后,他给自己起了个“山人”的称号,并且结识了许多和他一样爱户外,爱运动的同伴。 2000年,林兴组织福州志趣相投的驴友创办了“自然风”户外运动俱乐部,这在当时是一件相当时尚的事。“在周末经常一起到福州的鼓山、旗山爬山,因为都是年轻人,坐不住。” “与山的雄伟和大自然的广阔相比,我们人实在是太渺小了。”林兴说,对他而言,大自然就是神,就是一种无尽的力量,“我愿做山里之人。” 十年“自然风” “驴”行不止 “自然风”经过几年的发展后,林兴身边的驴友越来越多,走的路也越来越远,“有一年我们几个人还组成了摩托车队‘自驾游’,从福州一路向北,骑行到武夷山去玩。”那时的林兴用他自己的话形容,可以说是“玩的比较疯”。一天能走30多公里的路程,“并且那些都是从来没人走过的路”。 林兴说,十几年下来,他已经养成了习惯,每次出行不管到哪都背着自己硕大的登山包,包里都是登山用的绳索、开山刀和应急救援的必须药品,他需要用这些工具开辟自己的新路线。 虽然是新线路,但与林兴同行的驴友们对他安排的每一个行程都很放心。十多年的同伴木舸告诉记者,福州的户外运动俱乐部有一百多家,一些俱乐部里的驴友多是玩个三五年就解散了,但从“自然风”创立至今的十几个年头里,俱乐部的会员已不断增加到了三万多人。“我们之所以选择自然风,主要都是因为有林兴在。”在驴友们的眼中,林兴为人宽厚、坚韧、富有责任心,每次出行的路线都能令他们看到大不一样的景致。从福州玩到福建省内,再从福建省内玩到全国各地,林兴说,近几年他们行走的线路已经拓展到了国外。 如今54岁的林兴依然在行走,在登顶。记者在见到他时,他的右脚已经崴了2个星期,虽然已大致恢复了,但步履还是有些蹒跚。没有人上前帮忙,他独自走在队伍的最前头,队员露露很自豪地对记者说,“这就是我们的队长!” ■文字 记者 杨国 图片均由 林兴 提供 |
相关阅读:
- [ 01-08]驴行高盖山 留有余地 是好还是坏 红梅
- [ 10-16]我国十年内220人因登山遇难 驴行涉险事故频发
- [ 03-28]春游福建 十佳景点驴行攻略(图)
- [ 03-04]3.06“福建第一社区一驴行天下”组织闽侯龙台山一日游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