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潭考古史上第一次发现墓葬遗址!1500年前南北朝墓葬遗址出土,专家推论可能存在墓葬群聚落!
2018-10-31 08:32:51 来源:平潭时报 责任编辑:季亚军 我来说两句 |
近日,福建省博物馆考古研究队和厦门大学考古实习队在平原镇红卫村发掘出土了一处南朝墓葬遗址。据厦门大学历史系副教授张闻捷介绍,这是平潭考古史上第一次发现南北朝时期的墓葬遗址,填补了平潭唐朝以前墓葬考古的空白。 历经1500多年 墓砖纹路依然清晰 张闻捷讲解墓葬情况 在红卫村墓葬遗址现场,一座长约4.3米,宽约0.6米的墓穴伴山而建,在考古工作人员的细心发掘下,整个墓穴已真容尽现,墓穴由青灰色石砖堆砌而成,精致平整。 “这座墓穴从造型上看,短甬道、后墓室、券型的墓顶,是一个典型的南朝坟墓,根据我们的推断应该是公元500年左右的墓葬,接近于南朝的梁朝。”张闻捷介绍,砌墓的砖上印有五铢纹与莲花纹,虽然经历了1500多年的时光,但纹路依然清晰可见。 “打造墓室所用的砖质量非常好,应该是专门烧制的,它的具体工艺和成分还有待我们进一步研究分析。因为墓里没有发现铭文砖和墓志,我们还不知道墓主的身份信息。在当时能够修建这样一座精致的坟墓,至少可以判断墓主是一个比较富裕的地主阶层。”张闻捷说,墓砖上的五铢纹源自当时的货币五铢钱,莲花纹则源自南朝佛教的兴盛。 “我们认为除这处墓葬外,这片区域还可能存在其他墓葬遗址。”张闻捷说,当时能够建这么精致的墓葬,可以推断墓主应该是当地大户人家,很可能是某一支士族在平潭所修。 “下一步,我们准备在这个墓的周围做一个大型的考古勘探,如果能够把整个六朝墓地勘探出来,这将是平潭的一个重大的考古发现,能够完整地揭示出六朝时期这个地方人们的埋葬制度的情况。”张闻捷说。 首次出土特色祭台 反映佛道融合场景 仔细观察这座南朝墓葬遗址的甬道部分,可以看到有数排立起的砖块,在砖块缝隙之间还摆放着盘口壶、莲花灯台、烛台和大罐等青瓷,保存完好,釉质肥润。 “我们推断这些瓷器是墓穴里搭建的小祭台的器物,像莲花灯台以及烛台很有佛教的特色。”张闻捷介绍,目前这种祭台只在平潭的这处遗址发现,可能是融入了平潭当地的民俗或者宗教特色,这也是平潭南朝墓葬有别于福建其他同时期墓葬遗址的一点。 除了祭台的瓷器外,在墓室中还放有一把剪刀。据了解,这是南北朝墓葬的传统习俗,那时的人认为剪刀能起到辟邪的作用。 “墓室里放剪刀是源自道教的传统,结合前面莲花瓷器和墓砖上的莲花纹,可以反映当时佛道融合的一个情况。”张闻捷说 曾发现南北朝古窑遗址 墓葬发掘再添历史实证 据《平潭县志》记载,平潭在南北朝时期属晋安郡原丰县,而很少有其他相关的文字史料记载及文物遗址遗存。 “1958年,我们在平原当盛村发掘过南北朝古窑遗址。现在,这处墓葬进一步佐证了在南北朝时期平潭就有先民居住,并有较发达的经济和文化。”平潭民俗专家赖民说,墓葬的精致程度也可以间接反映当时的经济状况。 “一方面,平潭的土质大多为红土,烧制的大多是红砖而不是墓葬的青砖,如果没有存在较活跃的经济往来,平潭这样的海岛地区很难出现这么精致的墓葬。”赖民说,“这处墓穴也为我们研究平潭的历史增加了实证,对我们研究南北朝时期平潭人的生活以及与现在人的关联有着重大意义。” “由于平潭的土壤多为红土具有腐蚀性,所以我们挖掘时棺木和遗体都已经被腐蚀,不过我们有保存下墓葬内的土壤,在先进仪器的帮助下,可能能够帮我们提取当时人的基因信息,并推断与我们现代人的关联。”张闻捷说。(记者 高容峰/文 杨鹏/摄) |
相关阅读:
- [ 10-30]厉害了!《平潭映象》赴京参加国家艺术基金复评答辩
- [ 10-30]实力“圈粉”!传统文化进校园 平潭藤牌操火了!
- [ 10-30]快乐星期四!平潭澳前小学打造免费特色“第二课堂”
- [ 10-30]平潭国际南岛语族考古基地预计年底投用 将引入更多高校、机构入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