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大教授:让平潭的文物走出去 打造多样化文化旅游形式
2019-01-11 13:29:07 来源:平潭时报 责任编辑:季亚军 我来说两句 |
罗莱在参观南岛语族考古研究基地 南岛语族迁徙时间表 近日,省文物局公布了首批省级考古遗址公园,共有8个列入评定名单和2个立项名单,其中,平潭壳丘头考古遗址公园列入评定名单,平潭海坛海峡水下考古遗址公园列入立项名单。 壳丘头考古遗址,是福建省迄今发现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距今五六千多年的历史。作为平潭南岛语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壳丘头考古遗址一直牵引着社会各界的关注。近年来,随着平潭深入开展壳丘头文化的挖掘与保护工作,使得这处早已沉睡数千年的历史文明焕发出独特的魅力,也让更多的人认识平潭的历史文化底蕴。 遗址出土 唤醒千年史前文明 陈列的文物 时间回溯至 1958年,在平潭平原镇一带,当考古人员首次发现了距今数千年的壳丘头文化遗址时,打破了这座海岛的宁静,让平潭登上了史前遗址考古的历史舞台。自此,许多国内外的专家学者慕名而来,为平潭考古事业开荒拓土。 随着遗址的不断挖掘,专家的研究不断深入,观点在发掘的进程中经常有所更新。1985年和2003年,福建省博物馆考古队分别对壳丘头文化遗址进行了两次挖掘,掩埋在黄土之下的壳丘头文化遗址破土而出,穿越了五六千年,散发着遥远而神秘的气息出现在世人面前。 据了解,壳丘头文化遗址位于平潭平原镇南垄村,坐西北、朝东南,分布面积约3200平方米。遗址分上、中、下三个文化堆积层,出土的打制石器有磨光斧、石锛、骨铁、骨匕和纺织轮、陶支脚等;器皿有釜、缸、豆、碗、盘等。陶片以夹砂灰黄陶为主,泥质较少。纹饰以贝齿纹、戳点纹、刻划纹为显著特征。还有大量轻度石化的鹿牙、鹿骨等兽骨和贝壳。 “壳丘头文化遗址展示了数千年前古人的智慧,令人叹为观止。”平潭社会事业局文体处顾问赖民介绍,壳丘头文化遗址原名为“南垄新石器时代遗址”,1985年9月,福建省博物馆考古队予以发掘并在中国著名考古学家安志敏的建议下,命名为“壳丘头文化遗址”。1991年3月,壳丘头文化遗址列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沉睡数千年,一醒惊天下。”如今,平潭已经发现了壳丘头、东花丘、龟山、榕山等遗址群落。出土的珍贵文物和重要遗迹,串起了数千年来的史前文明发展、演变,也流淌着平潭历史文化底蕴的基因。 保护先行 沉淀海坛历史脉络 龟山遗址钵形釜 壳丘头文化遗址的发掘,揭开了史前文明的精彩一页,使人仿佛看到了数千年前人类的生活场景。这对于平潭,对于福建海洋文明,甚至对于世界的史前研究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平潭的壳丘头文化遗址是福建省内发现的最早的新石器时期的遗址,具体算来约在6500-5500年前。”厦门大学历史系副主任、副教授张闻捷说,通过不断的考古论证,平潭的壳丘头文化其实与台湾的大坌坑、南岛语族等文化有着密切联系。 南岛语族是指南岛语系的民族,其地理范畴分布在南太平洋到印度洋的上百个岛国。据张闻捷介绍,自上世纪30年代以来,世界各界专家学者密切地关注研究南岛语族的文化信息和族群迁徙课题,寻根间追溯到了台湾和福建沿海一带。 2016年,美国夏威夷大学人类学学系教授、考古学家罗莱随同福建省博物院考古团队,到平潭壳丘头文化遗址、龟山遗址、东花丘遗址等发掘现场调研。通过各个新石器时代遗址的探掘,他提出:“平潭很可能是法属波利尼西亚南岛语族海外迁徙的第一块踏板。这个‘踏板’将成为平潭向世界考古界发出声音的最好方式。” 壳丘头文化遗址不仅沉淀平潭的历史文化,让平潭与世界接轨;而且翻开了平潭考古探索的新纪元,提供了一个国际性的研究课题。“壳丘头文化遗址是平潭海洋文化的一张名片,对其挖掘和保护是十分必要的。”张闻捷表示,壳丘头文化遗址在学术、经济、文化方面都有着重要价值,要通过保护开发,让悠久的壳丘头文化得以传承,让平潭的自然与人文齐头并进,打造多样化的旅游形式,进一步推进国际旅游岛建设。 整合规划 孵化考古研究基地 龟山遗址陶杯 以考古为支撑,寻找城市记忆;以保护为依靠,见证城市历史。近年来,平潭提高了古遗址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意识,将壳丘头、东花丘、龟山、榕山等多处遗址联系起来,进行系统地整合规划,打造壳丘头考古遗址公园。 当前,《壳丘头遗址保护规划及考古遗址公园规划》已编制完成。根据规划,壳丘头考古遗址公园计划总投资20亿元,分为六个功能区域,分别是核心遗址展示区、南岛语族国际文化交流区、公共服务与考古体验区、乡土文化展示区、公园预留区、南岛语族民俗文化村落区。 作为考古遗址公园的起步工程,2017年11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福建博物院以及平潭综合实验区联合共建的中国首个国际性南岛语族考古研究机构——“国际南岛语族考古研究基地”在平原镇上攀村挂牌成立。 据了解,南岛语族考古研究基地距壳丘头遗址约1公里,基地征收31栋(组)传统石头厝作为基地用房,占地面积约1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6000平方米。为了保证考古工作开展的基本条件,平潭积极推进考古基地的建设工作,目前已完成了大部分石头厝改造、公园入场道路、龟山遗址遮护棚、村内景观道路等基础设施,项目已具备初步使用功能。 “南岛语族考古研究基地是平潭产业培育攻坚战的一个重要部分,它具有考古研究、学术交流、文物展示、教育等多方面功能定位,是平潭人文旅游的一个重要景点。”平潭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人员表示,除了基地硬件提升外,平潭还进行南岛语族相关文创产品的开发,并依托北港文创村、磹水风韵古村、长江澳等旅游景点,策划“北港文创村-环君山-上攀南岛语族考古基地”的旅游线路,展现环岛路君山沿线丰富的原生态山、石、海自然景观资源和南岛语族人文景观资源。 建言献策 打造魅力文旅名片 考古人员在龟山遗址现场考察 壳丘头文化遗址给平潭这座城市留下了厚重灿烂的历史底蕴和无与伦比的文化资源,尤其是丰厚的文物资源,令世人艳羡不已。随着史前文化追溯逐渐热起来,近年来,壳丘头文化遗址,成为了平潭文旅融合的新典范,成为了平潭一张亮丽的新名片。 “史前文化的挖掘与保护光靠个体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平潭可以通过打造壳丘头考古遗址公园,带动社会各界力量参与保护。”张闻捷说,“遗址公园不仅可以起到历史文化教育的目的,而且可以树立起平潭文旅行业标杆,让更多人关注平潭国际旅游岛。” 时下,平潭壳丘头考古遗址公园入选为福建首批省级考古遗址公园,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那么,如何打造好壳丘头考古遗址公园,让平潭的历史遗迹成为“内生动力”呢?在张闻捷看来,首先平潭要坚持考古先行的原则,只有挖掘出更多、更丰富的历史文物来印证史前文明,才能让平潭壳丘头文化为更多人称道。因此政府应加大投入,支持平潭考古事业的推进,相信还会有更多的惊喜带给我们。要利用多学科合作的方式,通过科学手段提供更丰富的历史再现形式,让千年文物“有血有肉”呈现在公众面前。 “平潭还要推进博物馆的建设,打造良好的文物展示平台。”张闻捷说,“通过博物馆这一平台的建设,可以提升平潭文物保护的水平,有了平台可以促进合作交流,让平潭的文物走出去,把外面的文物引进来,从而打造多样化的文化旅游形式。” 对此,县政协委员陈杰也表示,在平潭建设国际旅游岛的大背景下,要增强旅游的文化内涵,以壳丘头文化遗址为中心,将周边的历史文化遗迹串接起来,在各个景点建造旅游服务中心、旅游栈道等旅游设施,打造规范、优质、高层次的文化旅游景区。 “每年还可以举办一次南岛语族国际文化节,邀请全世界南岛语族国家和地区参加文化活动,推动民族融合、文化合作和学术交流。”陈杰说。(记者 陈小欢) |
相关阅读:
- [ 01-11]平潭法院案例入选福建高院十大执行案件
- [ 01-11]平潭翠东泵站主体建设完成80% 预计2月建成投用
- [ 01-11]平潭首个5G基站正式开通 将率先应用于无人驾驶领域
- [ 01-11]平潭县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