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平潭频道> 社会民生 > 正文

平潭昔日恋人法庭对峙竟是为了信用卡

2019-03-08 08:38:22  来源:平潭时报  责任编辑:季亚军   我来说两句

虽然国家有相关的法律法规保护女性,但是女性一直以来都是弱势群体,这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在社会生活中,因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女性往往在市场经济、婚姻家庭等司法案件中成为受害者。为了更好地凝聚法治共识、强化法治信仰、培树法治思维,本报从今天起开设《岚岛亮法》专栏,携手平潭法院、实验区妇联等有关单位,每期围绕一个主题,挑选有代表性、警示性强、发生在平潭人身边的案例进行说法释法。栏目旨在通过女法官的视角、女记者的笔法、女编辑的组织进行生动普法,弘扬正气,以此提升平潭女同胞们知法、守法、用法的意识和能力,促进家庭平安和谐,营造文明守法的社会氛围,推进法治平潭的建设。

在生活中,情侣在恋爱期间共用一张信用卡,是对双方情感和经济的信赖,可一旦分了手,那信用卡中的欠款谁来还呢?近日,平潭法院受理了这样一起案件。

普法故事

热恋时共刷信用卡

一拍两散谁来还钱

小萍和她的前男友小林都是平潭人,双方在确定情侣关系后,开始共用小萍的信用卡。在日常生活中,小萍的信用卡是放在小林身上的。小到吃饭,买衣服,大到买手机,用的都是小萍的信用卡。有时候小林也会利用信用卡进行“套现”,用作生活周转资金。当时,双方感情甜蜜,共同约定,信用卡交给小林保管,欠款也交给小林负责归还。

时间久了,问题就来了。由于两人挥霍无节制,前期拆东墙补西墙还能把信用卡欠款还上,但随着开销增大,两人“山穷水尽”,无法还清信用卡,感情危机也随之爆发。

后来,小萍提出了分手,两人一拍两散。等到信用卡还款日,小萍傻了眼,信用卡里还欠着很多钱。她便找小林要求还信用卡的钱,多次协商后,小林答应还钱并且立下借条,承诺会按期还款,若未按期还款,则按月利率2%计算利息。

可是之后小萍再三催讨,小林却变了卦,认为信用卡是谈恋爱时一起花的,凭什么由他一个人还。小萍十分气愤,于是向法院提起诉讼。

在法庭审理中,小林辩称,借款不是事实,小萍在恋爱期间开销很大,导致信用卡欠款,借条是在小萍找人暴力威胁之下他才写的,因此他不同意还款。

小萍则否认了小林所言,强烈要求林某还款。小萍还说为了避免逾期,她经民间高利借钱偿还信用卡,请求法庭支持要求林某按约定的月利率2%偿还利息。

法官说法

持卡人要先还款

共用一方再还钱

平潭法院经办法官认为,根据信用卡的性质,不管谁用了信用卡,持卡人小萍对银行均有还款义务。因此,在小林未及时偿还借款的情况下,小萍有义务向银行还款并支付相应利息。

法官解释,事实是小林借用了小萍的信用卡并用于消费,因此双方之间产生了借贷关系。经双方结算,小林向小萍出具了借条予以确认,小萍有权在小林未及时还款的情况下要求小林还清欠款及利息(年利率24%以下的利息受法律保护)。

小林反驳称,借条是受小萍胁迫签下的,根据法律规定,小林需要对此事实拿出证据。此案中,小林未能提供证据加以证明,也未在当时向公安机关报案,因此其抗辩理由法院不予采纳。在这里,法官特别强调,如果你是在被胁迫的情况下出具借条,一定要立即向公关机关报案,或者,在出具借条后一年内除斥期间向法院提出撤销权之诉。

法官说,由于小林与小萍之间的借贷关系系刷信用卡产生的,有别于普通民间借贷关系,根据合同相对性原则,小林未及时还款时,银行并不能要求小林还款,而小萍有义务向银行还款并支付相应利息。因此,当小萍在小林无法偿还借款时需要自行筹措款项偿还银行,其主张欠款利息月利率2%亦未违反法律规定,法院予以支持。

法律课堂

现如今,情侣、兄弟姐妹、亲戚朋友间因借用他人信用卡的现象普遍存在,未及时还清信用卡,就会产生以下法律后果:1.会产生高额的逾期利息;2.银行向法院起诉,因此会产生诉讼费用,持卡人如果没有及时偿还,还会上黑名单,产生不良信用记录,今后申请贷款等都会产生直接影响;3.如果欠款金额达1万元以上的,符合《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情形之一的构成信用卡诈骗罪,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今天是妇女节,法官向女性发出温馨提示,恋爱期间,女性要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日常开销也要与实际能力相匹配,否则容易产生经济危机且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视频现场
更多>>大学城酷图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