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11月10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刘深魁)初冬的平潭,风从海峡来,裹挟着寒意吹入澳前小学的棒球场,却丝毫没有影响孩子们训练的热情与活力。 “保持注意力,看准再打”“投球的时候别着急,再稳一点”“跑起来,牢记接球的动作要领”……绿茵场上,棒球少年们在不停地击球、接球、奔跑、对抗,人群中站着一位皮肤黝黑的教练,时而向小球员讲解技术要领,时而带着大家进行技战术演练。 他是涂曾祐,一位“80后”台湾棒球教练。西进福建,登陆平潭,执教澳前小学,涂曾祐的人生轨迹始终与棒球紧密相连,心怀“棒球梦”的他誓要发掘更多的好苗子,在八闽追逐“更棒人生”。 登岚岛 来自台湾屏东的涂曾祐,少年时期便跟随父母来到大陆求学,考入厦门大学后他加入了校棒垒球队,由此开启与棒球的不解之缘。毕业后,离不开棒球的他,在心底种下一颗当教练的种子。 涂曾祐没想到的是,自己有一天会把梦想首站放在平潭。涂曾祐坦言,作为两岸同胞共同家园,平潭有一系列惠台利民政策,而且相比其他地方,当地青少年棒垒球具备一定基础,发展态势良好,且有很大的潜力可以挖掘,所以决心走上这条“跑道”。 摸清棒球运动开展情况,是涂曾祐“登岚”的第一步。去年,涂曾祐加入平潭棒垒球协会,一边熟悉当地的风土人情和体育教育模式,一边进校园、入社区推广棒垒球运动。很快,在平潭一中、城关中学、澳前小学等多所学校,经常有他奔波的身影。 推广校园棒球,从改变观念入手。通过一段时间摸底,涂曾祐发现与台湾棒球之风盛行不同,平潭学生家长大多对棒球不甚了解,这给推广带来了难题。 “但孩子们的兴趣和好学态度,让我坚定了信心。”涂曾祐告诉记者,随着棒垒球入选奥运比赛项目,近几年大陆的棒垒球氛围越来越好,职业棒球比赛迅速发展,视频转播也开始出现,这些让他对前景感到乐观。 进校园 今年5月,涂曾祐拥有了一个新角色——台籍教师。“通过参加平潭台籍教师招聘,我有幸成为澳前小学全职体育老师。有了这个身份,我可以更好地培养一些棒垒球好苗子。”从社会推广到正式执教,涂曾祐身份的转换,得益于大陆惠台利民政策的红利。 既当老师,又当教练,涂曾祐的压力可想而知。“相对于篮球、足球等项目,棒球的身体接触较少、受伤风险低、策略性高,包含跑、跳、投等基础体育动作,非常适合小学生参与。”邀请家长观赛,消除大家的误解后,涂曾祐的执教之路慢慢走上轨道。 “挥棒要有力,掷球要准确,跑动要迅速……”为了支持棒垒球运动进校园,澳前小学专门配建了专业的棒球场,组建棒垒球特色社团等。更可喜的是,学校还入选“全国软式棒垒球实验学校”。有了广阔的舞台,涂曾祐每天带着孩子们在绿茵场上奔跑,笑声和加油声在校园回响。 如兄如父,是很多学生对涂曾祐的评价。在日常教学中,涂曾祐与孩子们打成一片,轻松幽默、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让他成为“孩子王”。一旦到了棒球训练中,信奉“严师出高徒”的涂曾祐开始“板着脸”,发现有人偷懒或动作不规范,马上就会提醒、批评。 “生活中可以轻松活泼,但训练时必须严格认真,教练的职责不仅要教会他们这项运动,更要教他们吃苦耐劳、不断拼搏,懂得团结协作,这是棒球的精神。”打棒球让自己受益良多的涂曾祐,也希望把这些传授给孩子。 涂曾祐的汗水和努力,学校老师和家长都看在眼里,打心眼里认可满意。学生家长杨君丽告诉记者,儿子念盛锦是校棒球二队的一名小队员,以前在家里比较宅,现在因为打棒垒球,变得强壮、开朗了许多,专注力也大大提升。“更重要的是,通过棒垒球,他交了不少好朋友,一起学习、一起享受运动的快乐。” 新期待 为了提高小球员的实战经验,涂曾祐还经常带队参加比赛,让孩子们在赛场上圆梦。 目前,在涂曾祐等人的辅导下,澳前小学棒垒球梯队建设已初步成型,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各年段都选拔了一批有潜力的小球员进行重点培养,为校级棒垒球队梯队打基础、做储备。 功夫不负有心人。有了梯队建设,可以延续校队的更替,不让队员断层,拉出去比赛,自然能出好成绩。今年7月,在全国软式棒垒球夏令营暨锦标赛上,澳前小学的两支参赛队伍分别获得“三四年级学校手套组季军”“五六年级学校手套组亚军”的好成绩。在平潭组织的各级比赛中,澳前小学棒垒球队更是“拿奖大户”。去年底,在平潭首届青少年软式棒垒球校际联赛中,澳前小学一队一路过关斩将,在16支参赛队伍中勇夺桂冠。 “相比好成绩,孩子们的成长才是最好的礼物。”涂曾祐希望孩子们经常走出校门,多交流、开眼界,这样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校园文化得到丰富,体育和教育在融合中相得益彰。“棒球最重要的是给人以机智、勇敢、团结,不断奔跑、突破,扛住挫折。将来我最希望的是,用自己的方式激发孩子们的兴趣,让棒垒球在更多校园生根发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