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2月21日报道(记者张哲昊 通讯员 蔡曦媛)14日,天气晴好。在平潭苏澳锚地,“建达盛”货船正满载4505.8吨钢铁缓缓驶出,直奔广州交货。 春节以来,平潭多家船运企业斩获新订单,300余艘返港货船陆续复航,开足马力奋战兔年“开门红”。 以福建中洋海洋有限公司为例,自节后复工以来,已完成3笔海运订单,目前还接下5笔来自省内外企业的订单。 福建中洋海运有限公司2019年在平潭注册成立,主要从事南北线货运,旗下拥有8艘货船,总运力超6万载重吨。“我们主要运输砂石、钢材等大宗货品,南至广州、北到大连。”公司相关负责人姚文鑫介绍,“眼下,公司正一边满负荷运转,一边接洽新订单,订单已排到下季度。” 新年新气象,企业开工忙。一段时间以来,当地政府通过电话调查、实地走访等方式,摸排涉海企业用工需求,落细落实船舶证书申请“多证合一”相关工作,助力企业加速复工复产。 “我们运用AIS、CCTV、无人机等智能设备,实时查看船舶复工复产情况,提高各环节衔接效率,确保船舶航行安全有序,最大程度做到零待泊、零等候。”平潭海事局综合业务处副处长吴疆说。 随着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不少船运企业看好今年市场前景,纷纷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番。 连日来,平潭鑫顺航运有限责任公司旗下的23艘货船接连开航复工,驶往全国各大港口承接订单。“‘乙类乙管’实施后,国内市场对物资、原料的需求量大大增加,这意味着海上运输业务迎来增长空间。”公司总经理高诚茂说。 航运企业一片繁忙,其上下游行业也加速回暖。 船舶保养、喷漆涂装……近日,在平潭雄鹰造船厂,高空平台车不停运转,返岗工人正仔细对船舶进行维修、保养。 雄鹰造船厂业务部经理何云钦告诉记者,目前正值订单交货高峰期,公司上下加班加点,加紧完成年前订单的收尾工作,包括船舶维修、改造等,力争尽快交付,投入新一轮生产。 平潭素有“海运之乡”美誉,鼎盛时期,平潭人运营的船舶遍及全国各大港口。但长期以来,这些船舶大部分都登记在外地,造成大量税收流失。 实验区成立后,出台了《加快推进航运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从新增船舶运力奖励、企业规模奖励、经营贡献奖励、办公用房租用奖励等方面,对入籍平潭的船舶和航运企业进行奖励。此后,又多次对相关政策进行修改完善,鼓励在外船企回归。 得益于政策“组合拳”,平潭航运业规模日益壮大。数据显示,目前平潭共有151家航运企业,注册船舶597艘,运力达621万载重吨,位居全省首位。 当下,平潭已将目光投向国际市场。去年9月,平潭国际海运船东协会注册成立,这是国内首个国际海运行业协会,旨在积极引进中资方便旗船东、航运组织等,促进船员培训、船舶物资补给等产业链资源汇聚,逐步打造具有平潭特色的国际航运生态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