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有弦纹和贝齿纹的夹粗砂灰褐色陶釜 东南网10月30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全幸雅 文/图)日前,第二届海峡两岸历史文化传承与创新论坛在平潭举办,30多名两岸专家学者、台胞代表走进平潭国际南岛语族考古研究基地,探寻闽台史前文化之源。 “早在上个世纪,历史语言学研究就确定,台湾少数民族的语言是南岛语族的语言分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成果将南岛语族的源头指向了中国东南沿海。”任教于华侨大学的台湾教师蒋楠说,第一次实地考察平潭壳丘头遗址群,让她对南岛语族的起源有了更深的了解。壳丘头遗址群位于平潭南垄村东北,是目前福建沿海发现最早的一处新石器时代贝丘遗址。 “南岛语族”是一个怎样的族群?为什么平潭壳丘头遗址群被称为南岛语族向海迁徙的第一块踏板? 所谓南岛语族,就是说南岛语系的族群,分布地区东起太平洋东部的复活节岛,西接印度洋的马达加斯加,北抵夏威夷和中国台湾,南至新西兰,人口超过3亿。 1985年,福建博物院派出考古队,对其进行首次大规模考古发掘,共清理出21个贝壳堆积坑和一座墓葬,出土石器、骨器、贝器、陶器等遗物200多件,主要文化层的堆积物80%以上为贝壳,居民采集食用的贝类有19种之多。根据碳十四测年结果,壳丘头遗址距今约6500年。 可以想象,距今6500多年前,这里依山面海,地势平坦,日照充足,鱼类贝类资源丰富,壳丘头先民聚居于此,过着采集渔猎生活。 走进基地展馆,展板上几块平面呈梯形的小型石锛引起了两岸嘉宾的注意。专家推测,它是一种多功能生产工具,很可能用于制作航海工具独木舟。其实,早在20世纪30年代,以林惠祥、凌纯声等为代表的学者就根据石锛的类型,推测中国是太平洋地区“有段石锛”的发源地,并进而认为南岛语族的祖先应该在东南亚和中国东南沿海一带。 而仔细观察遗址出土的陶器,其表面纹饰种类之丰富更是令人啧啧称奇。“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纹饰、器型的比对,我们发现壳丘头文化跟台湾的大坌坑文化有很多共性。”福建博物院研究员、平潭国际南岛语族研究院院长范雪春告诉记者,壳丘头和大坌坑两地出土的陶器都以粗绳纹、夹砂陶为主要特征,很多都印有相似的波浪纹、贝齿纹、指甲纹和刻划纹等,反映出当时两岸先民对大海的热爱与崇拜,也说明两者处于一个文化圈里。而台湾岛和澎湖群岛上所有的大坌坑文化遗址的校正年代都在距今5000至4000年之间,明显晚于大陆东南沿海,两者之间具有渊源和传承关系。 “壳丘头文化在大陆东南沿海并非孤立存在,它上承奇和洞文化、马祖亮岛文化,下联昙石山文化、大帽山文化,并与台湾大坌坑等文化存在紧密的关联性。”平潭国际南岛语族研究院副院长侯榕贵介绍。 随着科技考古的逐步深入,南岛语族蕴含的闽台血缘脉络愈发清晰:2020年,中国社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付巧妹团队、平潭国际南岛语族研究院及国内多家单位合作开展史前南岛语族先民DNA测试及核基因组研究工作,其结果证明,南岛语人群与中国早期南方沿海地区人群直接相关,且可追溯至8400年前,为南岛语族起源于中国大陆东南沿海地区提供了母系遗传证据;2021年,厦门大学人类学研究所王传超团队首次以台湾本岛古基因组作为事实支撑,直接证明了台湾少数民族所属的南岛语族起源于中国大陆东南沿海。这些研究都表明,闽台自古以来就同根相连。 近年来,平潭国际南岛语族研究院正会聚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福建博物院、福建省考古研究院、中国社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等众多科研院所及高校的力量,致力于闽台史前文化关系、南岛语族起源与扩散等课题研究,并以“平潭国际南岛语族考古基地”为平台,每年举行南岛语族学术交流研讨会。同时发挥考古基地的闽台特色,开展形式多样的两岸交流活动。 千万年前,一批批福建先民以平潭岛为海上迁徙的第一块踏板,穿越台湾海峡,登台湾岛而居,再将文明的火种撒向广袤的太平洋和印度洋地区。今天,我们站在平潭壳丘头遗址群,由今溯古,寻找南岛语族最初的家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