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社工,今天我们小组要做点什么呢?”“接下来的6周,我要教大家学习一款益智类桌游。”……近日,在海坛片区台康社区活动中心,台湾青年萧修祺正穿着工作马甲,与其他两名社工开展老年团体的小组活动。 大学时就读社会工作专业的萧修祺在台湾已经有8年的社工经验。2021年,他成为了平潭综合实验区引进的首批台籍社工中的一员。工作中,萧修祺十分关注群众的社会支持系统以及对社区的融入度,在他看来,破解社区治理难题,先要拉近社区工作者与居民的距离。“我很乐意把在台湾工作的经验带到平潭,跟本地的特色文化相结合,为平潭的社区治理尽一份力。”萧修祺说。 “我们中国人有着浓浓的田园情结,可以尝试在社区内开展不同主题的小组活动,为人们提供一个轻松、自然的交流平台。”萧修祺说,在活动中也可以培养组员的社会责任意识,提升大家的社会参与、社会行动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说干就干,在台康社区与社工站的共同努力下,“花样年华,老有所乐”老年手工小组、“非暴力沟通”亲子沟通小组、“小小主播”儿童口才小组、“智慧长者,策略大师”松年桌游小组等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花友”们比拼插花技巧,孩子们感受篮球魅力,妈妈们分享育儿经验,老人们乐呵呵地跟随社工活动手脚……在一场场活动中,居民间的交流多了,感情也热络了,社区的温暖与活力也更足了。“通过参加小组活动,我们认识了很多朋友,大家从‘陌邻’变‘睦邻’,社区更有温度了。”台康社区居民宋大爷笑着说。 平潭在推动两岸基层融合中,不仅引入台湾社工的专业经验,更在于一次次相交相知中,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 和萧修祺一样,来自台湾的邱晨芯也是一名资深社工。2021年6月,她受聘成为海坛街道万嘉社区社工,不久后,又接下了海坛街道上楼村的社工工作。这名“80后”姑娘在融入社区工作的过程中,则更关注居民的“心事”。今年,邱晨芯分别在上楼村和万嘉社区创办了心理咨询室,为辖区群众搭建温馨的心灵港湾。近日,上楼村村民张女士就在上楼村党群服务中心心理咨询室接受了心理干预疏导。 “因家庭矛盾,她已经出现了应激性焦虑的症状。”邱晨芯在对张女士进行心理评估后,及时对其进行了干预,引导其积极面对现实问题,并多次回访。“经过这段时间的疏导,也许能避免事情往不好的方向发展。”邱晨芯说。 如今,上楼村和万嘉社区的变化越来越多:实验区红十字上楼村养老志愿服务队成立,两岸社工和志愿者的温情服务令老人笑容满溢;台岚家园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在村里的楼台会落地,成为两岸社工交流互动的平台,培养更多专业化社工人才;家门口的心理咨询室为越来越多居民解开“心结”……这些都是平潭加快推进两岸基层融合的生动实践。 据统计,平潭目前已累计培育融合试点村(居)86个,覆盖率达40%,两岸“同心圆”正越绘越大。(记者 陈梦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