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平潭频道 > 社会民生 > 正文
平潭一中青年教师们开了个“从游学堂”
2024-01-09 10:55:00  来源:平潭时报  责任编辑:季亚军  

仲冬暖阳,天空碧蓝如洗。平潭一中图书馆的从游学堂,青年教师坐在木椅上,捧上一杯热茶,沉浸在阅读的时光中。

2023年12月4日,从游学堂正式成立,让学校的青年教师们有了共同的阅读空间,大家齐聚一堂以书会友,互相学习、共同成长。

从游学堂释义:

平潭一中青年教师学习坊雅名,意为:川不辞盈,从游致远。同行如鱼,其行动如游泳,大鱼在前引导,小鱼在追随,是从游也,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

学堂下设一读书社,曰“一页书斋”,以“始于一页,抵达世界”为读书宗旨,欲以尺墨书香,浸润心灵成长。


携书一卷,阅读滋养不释卷

“一元复始,万物复书,最是读书好时节。书中有看不完的风景,书外遇见有趣的灵魂。以书为涵,不日相见。”1月3日,从游学堂班长陈颖准时来到从游学堂,开启了万物复“书”读书沙龙活动。

这个下午,她们阅读的是一本教育类专著书籍和一本自己喜欢的书籍,这是从游学堂成立后的第一期活动。“天上的风筝安静地飘着,地上的人驻足仰望看着那彷徨却又自由的风筝。《追风筝的人》,一本融入了快乐与悲伤、深情与绝望的小说……”在读书沙龙中,高一年级化学教师曾龙辉以《追风筝的人》一书,围绕这本书精彩之处、作者切入点、展示视角等方面,分享了自己的阅读体会,引来不少学员思考。

高一年级语文教师陈玉凤也是个书迷,她阅读的书籍类型比较丰富,尤为喜欢茅盾文学奖小说。每读一本书前,她总要包装书皮,十分珍惜每一本书。

“书应该是每个人身上随身携带的一种避难所,也是一种价值体系的构建和心灵的洗涤。”陈玉凤说,现在大家工作很忙,生活中有许多琐事,导致无法静下心去读书,而从游学堂让我们静下心阅读,通过与身边的同事分享书籍、漂流书籍,来督促彼此之间多读书。

这场活动让“诗和远方”如此触手可及,耳边是清脆悦耳的分享声,眼前是一本自己心仪已久的书,以最舒适的姿势捧得一缕书香,这是九年级英语教师魏雅诗的最真实写照。魏雅诗说:“希望能够给自己一些静下来的时光,多读一点本学科以及以外的一些知识,丰盈自己的内心,成为一个更加充实而又快乐的人。”

共取雅名,坐拥学堂铸内秀

据了解,从游学堂的由来,是源于平潭一中青年教师学习坊(简称“学习坊”),学习坊下设一读书社,名为“一页书斋”,以“始于一页,抵达世界”为读书宗旨。

陈颖说,“始于一页,抵达世界”这句话传达的是一种通过学习和阅读来拓宽视野、探索世界、提升自我认知和思考能力的态度和价值观。学习坊成立后不久,58名青年教师经过多番商量,“从游学堂”这个名字就此诞生。

为了更好地运行从游学堂,58名青年教师分为6组,开展读书沙龙、图书漂流等活动。漫步于从游学堂,沙发、书架、绿植、咖啡吧台、音响设备等一一映入眼帘,优雅且温馨。在这里,教师们徜徉浩瀚书海。

“从游学堂特别贴心,给每名学员分发从游学堂设计的‘奉旨读书’的帆布包和读书笔记本,用来背书读书。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一群人愿意把时间花在这种深度学习上。”林辉笑着说。

与其他读书空间不同,这里的书架上没有摆放任何书籍,这是为何?陈颖说,目前,从游学堂成立才一个月时间,想了解教师们喜欢的书籍和想阅读的书籍之后,根据教师们的需求,再慢慢上架书籍。

从游学堂图标像山又像人。陈颖解释道,从游学堂的图标设计利用甲骨文“从”变形山的形态,融合水、鱼和校门元素来设计,意为川不辞盈,从游致远。

从游学堂成立时,邀请校长吴思廉、副校长郑祯惠、副校长薛小勇一起参与其中。他们也感受到从游学堂给平潭一中青年教师带来的改变。当教师们提出办从游学堂时,吴思廉格外支持,他认真参与了成立仪式、第一期的沙龙活动。

吴思廉校长说:“与其说是从游学堂,不如说是借个由头让青年教师停下脚步,沉下心来养成阅读习惯,在阅读中让自己的思维进阶,做成长型教师。”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然而如何把读书作为享受,做一名成长型教师呢?郑祯惠副校长认为,新的教育形势对教师队伍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表明了教师要有一桶水,才能给学生一杯水,而书籍就是为我们提供这桶水的渠道。每一本书或每一篇文章都可能为我们打开一个新世界的大门,提供新的视角、新的知识,或新的思考方式。通过不断阅读,我们可以不断地拓宽自己的视野,深入了解更广阔的世界,从而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

“潜心去读,行走不止,一定都能遇见全新的自我”,正如陈颖所言,从游学堂也将继续深耕阅读之路,通过领读计划、跨学科阅读等,引领青年教师勇敢前行,奔赴星辰大海。

(记者 冯荣/文 陈澜清/摄)

更多>>平潭要闻
更多>>国际旅游岛
更多>>福建日报看平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