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署名文章:泉州何以成“文都”?
□人民日报记者 赵鹏 2013年8月26日,在由文化部主办的中国首届“东亚文化之都”评选中,福建省泉州市在苏州、杭州、西安等十大中国名城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最终当选中国首个“东亚文化之都”。 自改革开放以来,便以民营经济闻名全国、经济总量连续14年冠居全省、近830万的人口总数也是福建第一的泉州市,其“经济”之名美誉已久,而今又夺“文化”之名,则让外界颇感意外。 那么泉州何以成“文都”呢? “活”的文化最“加分” 泉州的文化底蕴其实非常丰厚。且不论是全国首批的24个历史文化城之一、也不论早在2007年就被文化部批准设立为全国首个的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单就是1300多年建城历史中为其留下的802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其中国家级的就有31处),随意拎出一样,都能独领中华文化历史风骚——比如:洛阳桥,中国现存的最早的海港石桥;清净寺,是中国现存最古老最完整的伊斯兰教寺;草庵,金庸笔下光明教遗迹,也是全世界唯一仅存摩尼光佛石刻…… 但真正给泉州最“加分”的项目,恰恰不是这些固态历史,而是直至今天依旧生存于当下现实生活中的非物质文化——比如:南音,中国最古老的乐种之一,被音乐界称为中国音乐历史的活化石,入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梨园戏,宋元南戏遗响,中国最古老的剧种;提线木偶,入选联合国“非遗”项目,多次作为中国文化形象展示……据统计,目前泉州现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31个,其中4项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非遗名录,而且泉州还是全国唯一拥有全部三大类联合国非遗项目的城市。 夜晚华灯绽放时,走在红墙白瓦的闽南建筑街头、穿过高大婆娑的刺桐树掩映下流光溢彩。耳边丝管悠悠、鼓点锵锵,街角处不时飘来的一曲南音、一折梨园、一壶茶香。如果是节日,花样众多的花灯便四处绽放,欢快激越的拍胸舞点燃全城激情,让人仿佛一下穿越千年,恍然又回到了那个“涨海声中万国商”、“海上丝绸联八方”的当年“东方第一大港”。 “虽历经千年,但这些依然鲜活鲜明、原汁原味的传统文化,一下子便让人觉得中国历史生动了起来。这也许就是最打动评委、最为我们取得加分的关键。”亲自参与了最后评选阶段陈述和答辩的泉州市委书记黄少萍告诉记者。“论固态的文物我们并不是最多,但论活态的文化泉州却保存、坚守最好。” 市场“养”不活的就政府“养” 活态的历史文化何以能够在泉州一直生生不息、而并非像一些地方直到进入了历史博物馆、变成了已毫无生气的影像资料后,才发现原来它就存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在中国的戏曲界,一直有着“南闽北晋”的说法。在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仅福建一省发掘的传统剧目就有15600多种,曲牌100多种。而泉州更有“戏窝子”之称,拥有梨园戏、高甲戏、打城戏、提线木偶、掌中木偶等多种独具地方特色的剧种。 其实无论南音、梨园还是高甲、木偶,虽然都曾是历史上闽南文化区域中遍布城乡、仿佛如一日三餐般闽南人家庭中必备的文化生活用品。但到了电脑、网络、游戏等各种现代文化更加便捷、更加充满商业气息地涌入每个家庭的今天,这些古老的活态文化在泉州也陷入困境和濒危的边缘。 当然他们也并非没有尝试过市场化改革。“以赢利为目的的市场化,最终只能逼得让传统文化走向两条路。”泉州市木偶剧团团长王景贤告诉记者,“一是掺入声、光、电所谓现代元素,结果搞得不伦不类,反倒失去了本味;二是一味讨好市场,结果不断滑向庸俗低级。”王景贤几年前以一句“我只会当团长不会当董事长”的名言,断然阻止他们剧团“被改革”的命运。 幸运的不光是木偶剧团,也正是看到这样的困难,2012年6月,就在各政府机构不断加速改革的同时,对于全市南音、梨园、木偶、高甲、闽南歌舞等五大传统剧团,泉州市委、市政府则毅然全部转为公益性文化传承机构,由财政全额“养起来”。不仅如此,政府还为每家剧团都专门建设一座剧院,每年定期安排让五大剧团在全市进行由政府补贴的公益性演出。其中从今年8月9日到明年的2月2日,五大剧团就将相继举办52场公益演出,每场票价10—20元。 “这就叫既给‘铁饭碗’又给‘镶金边’。”泉州歌舞剧团团长陈伟亮如此形象的描述,“活态文化与固态文化最大的差别就是前者不能光‘养’起来,还得‘动’起来。老话就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只有这样,活态文化才能真正一代一代原汁原味传承下去。” 畅通“文化血脉”还需补空白 都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其实一方水土更养一方文化。除了政府“养活”外,探究泉州“文都”的文化生命力之秘诀还有一招:让活态文化不是走进博物馆陈列起来,而是走进我们的下一代用起来。 拿南音来说,对不懂闽南话的人也许是“呕哑嘲哳难为听”,然而这恰恰是中华血脉相通的“密码”。从上世纪90年代起,泉州市就开展了让南音走进中小学校的活动,每年全市还专门进行中小学生南音演唱、演奏大赛。凡比赛优秀的学生,还可凭此中考加分。但有一条,无论是唱腔还是乐器,一律要师传古法,而也正是这样的要求,作为著名侨乡的闽南区域,全球凡有闽南华人的地方,必能听到同一唱腔、同一乐器演奏的南音。 于是,哪怕过去了数百年、哪怕相距着千万里,南音一响,便起乡思百结、万人同和。身份的认同来自文化的认同,如今仅南音社团在全球便有1000多个, 遍布整个闽南和东南亚、港澳台。如此鲜活活的文化魅力、引力、凝聚力,恐非哪个现代文化项目能与之相比吧? 走进下一代是传承,走入非遗名录也是一种传承。根据2007年设立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时所制定的“建立10个以上非遗展示馆、100个以上非遗传习所、1000个以上展示点”的目标,如今泉州完成2/3。 但,这够了吗?令人遗憾的是,无论从国家法律还是政策层面,对于无论是固态的还是活态的文化保护,都还存在着不少空白。 尽管泉州的31项非遗中也包括了闽南传统民居、惠安服饰、福船制作等等,但实际上还有很多传统技艺依然面临着即将消亡的窘境。就木偶来说,晋江市木偶剧团副团长李胜奕告诉记者:传统木偶道具本身也应该包含在木偶艺术中,但现在会制造传统木偶的名家大师却越来越少了,假如有一天这种制造技艺丢失了,木偶艺术也将难以留存。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原理不只在木偶一家。前不久引发社会关注的泉州开元寺维修一事,也恰恰说明了这个问题。社会关注的“白鸽”、“石将军”、“瓷雕龙”等饰品,其实这些装饰本身都只是上世纪80年代的产品,严格意义上并非文物。然而它们背后真正的闽南建筑流派的“堆卷”传统工艺,却几无人知。结果是作为真正活态文化的技艺、材料、人才,如今有的难以为继。 “这和国家至今没有出台相关的专门的‘文物古建筑修缮工程定额标准’有关。”泉州市文物局副局长出宝阳告诉记者。“现在古建维修都是按现代建筑标准中的有关材料、技艺等来制定,结果招标出来的定价根本无法承接古建修缮。就是想用传统工艺、材料、人才,也是没有市场空间,最终的结果就是这些活态的文化只能慢慢消亡。” 明年,作为中国首个“东亚文化之都”,泉州将登上世界舞台,呈现文化大国的独特魅力与泱泱风范,与光州、横滨一起,共为开启东亚文化的复兴之门贡献力量。泉州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发展,也将接受世界性的检阅。在与世界的深度对话中,泉州文化将绽放怎样的精彩?让我们拭目以待。 |
- 2013-11-29唐朝繁荣强盛泉州正式得名 东方大港雏形显现
- 2013-11-26两晋:衣冠南渡沿晋江而居 乱世来泉寻乐土
- 2013-11-26高僧西来开启泉州海交史 诞生《金刚经》最早汉本
- 2013-11-23民间观察团:义乡艺乡味乡 邂逅文化光州(图)
- 2013-11-22民间观察团:艺术之乡光州城 似曾相识泉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