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深铁路特别策划:泉州深港情缘 不能不说的故事
香港福建商会积极介入香港选举与立法事务(资料图)
明末清初 郑成功在九龙抗击清兵
据《福建乡土专刊》1997年第二期记载,香港新界石湖区,包括上水村在内,除了元朝廖仲杰的子孙移居至此之外,到了明初,又有福建闽西的客家人和闽南的“福老”人移居至此。他们在新界和九龙地区开荒造田,建立家园。
明末清初,以台湾为基地的郑成功曾派遣部属据守香港的鲤鱼门,又在九龙筑城抗击清兵。当时郑成功的部属,大多为福建人,尤其以闽南“福老”(河洛)人为主,其中不少人后来就在香港留居下来,成为香港早期的一批福建移民。
到了清朝乾隆时期,在一次特赦令后,有一批福建明朝的遗民,结伴南下,到达今天香港的荃湾(钱湾),并在那里建立了一些福建人的村落,如“老围村”、“城门村”、“海壩村”等。他们当时都以渔业、养猪、种菜谋生,还在乾隆九年(1744年)在荃湾兴建了一座天后宫,把福建的民间信仰带到了香港。
1949年后,侨眷居港会晤亲戚
1949年新中国诞生,香港已然成为泉州侨眷与国外亲人会晤的主要地区。香港早在新中国成立前就形成了成熟的金融体系,华侨们寄往泉州的侨批,大多要经过香港。
部分闽籍侨眷为方便取得旅菲亲人的侨汇,携带子女来港定居。为解决侨眷子弟的教育问题,香港福建商会便利用原会所开办识字班。
1950年在港乡亲筹得约18万元开办费创办香港福建中学,并于1951年3月19日正式开学。当时初中、小学、幼儿园共六个班有义工153人。此后,由于学生人数不断增加,该校进行扩建,并多次迁址。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