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最大的宝藏在西街:成街1300多年 21处文保单位
西街不完全“藏宝图” (黄晖/绘图) □早报记者 张素萍 实习生 李心雨 “泉州沉淀太多层岁月,而且它们都还活着,这座城市,因而就像个藏宝之城。你永远不知道,在泉州,下一刻,你将邂逅到的,是哪一个朝代,甚至哪一个国家的哪一块碎片。”——《南方人物周刊》 如果说城南片区的聚宝街、青龙巷是古泉州最繁盛的经贸商圈,那么西街集中展现的则是泉州这座藏宝之城最大的宝藏和最炫的人文荟萃。西街曾是唐宋早期泉州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中心,有着极其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是泉州古城内现有保留最为真实、完整的历史街区。 历史溯源 古泉州最早的街道 成街至今1300多年 作为泉州最早开发的街道和区域,西街自唐朝已经“列屋成街”,成街至今已经超过1300年。 史料记载,西街列屋成街始于唐开元年间(公元714-741年),东起双门前(即今钟楼下),西至唐故城西门素景门(即今孝感巷口)。及至唐代光启二年(公元886年),王潮兄弟入据泉州,为了加强防御,于是在泉州城内创筑子城,并且在子城设置四大城门,也就是行春门、肃清门、崇阳门、泉山门。其中,肃清门是当时子城的西门,在今日西街新街和裴巷之间。 公元905年,泉州刺史王延彬治理泉州时,拓展城区范围,西街因拓城延伸至今日的甘棠巷口。到了五代南唐保大年间,清源军节度使留从效对泉州城加重版筑,西城门(彼时称“义成门”)又移到今天的西街西端与城西环路交叉路口,西街总长得到很大的延伸。至此,西街路线基本定型。1923年拓改马路,西街沿街建筑随着时境变迁,逐渐成了现在的样子。 自成街以后,1300多个春去秋来,这条古城最早的街区,曾经商贾如云、行人如织,一度成为古城繁荣的象征。而古代泉州也以西街为起点,逐渐向外开拓发展。 |
相关新闻
- 2014-01-06网友晒西街老照片 市民惊呼西街水井都到哪去了
- 2014-01-06老城区期待新活力 古厝开发利用助西街凤凰涅槃
- 2014-01-05西街如何引进新兴文化产业 没有业态将是一种伤害
- 2014-01-05市民建言献策复兴西街 16岁女生发来近十条建议
- 2014-01-05“西街复兴”走进两会:重现老字号 发展民宿集中区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