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西街如厕遇难题 古建筑专家:技术上可解决
清晨,提桶到“倒粪点”倒粪尿的老人 进入热词>>>西街改造复兴 东南网1月8日讯(海峡都市报闽南版两会报道组)清晨,西街片区几个公厕前,总能瞧见有阿婆提着一个尿桶,从远处走来。小巷的家长里短中,则常上演厕所“争夺”战:抢不及的,就得赶紧奔向公厕。 10年前,就有市民唏嘘,城里竟然还有市民过着马桶倒屎尿的生活。10年过去了,如厕的各种囧态依然每天在西街上演。为改善生活条件,许多民居自建卫生间,也给西街的地下管网带来隐患:有时污水会堵住管道,恶臭四溢。 记者调查得知,沿街小街巷楼栋间隔距离短,管道走向不能明确,西街片区的排水管改造迟迟未见大进展。这样的难题背后,是否有破解的空间?泉州市古建筑专家蒋钦全提出,上述难题可以在技术上得到解决,建议政府可以分区域推广。 【西街囧态】 2平方米卫生间 4户人家排队用 深冬,清晨7点的西街刚刚苏醒。井亭巷公厕前,一位头发花白的阿婆提着尿桶,颤巍巍地从远处走来,将污秽物倒入“倒粪点”。时不时,也有人穿着睡衣,匆匆来上厕所。 西街149号,10多户人家陆续醒来。许碧珍探出头,过道里的小小卫生间外果然和往常一样排着队,不时有人在门外喊着快点。到屋里披了一件外套,许碧珍自觉地往外走,步行10多分钟到附近的公厕去解决。 “有什么办法,”许碧珍笑了笑。家里空间不够,这个不到2平方米的卫生间还是4户人家一起集资建的。早上年轻人要上班,肯定是要避让的。“楼上6户还都没有卫生间,都得往公厕跑,我们已经很幸福了。”许碧珍说,隔壁有一户邻居没有卫生间,有时,屎尿就包在塑料袋里直接扔出来,实在恶臭。前几天,终于安上了卫生间。 厕所问题不解决 旅游如何发展 西街老金钟润饼菜店,老板娘曾玲玲烙着饼,不时有游客来咨询哪里有公厕。“厕所问题没解决,旅游怎么发展得起来。”曾玲玲说,西街沿街的商铺几乎都没有洗手间。人有三急,实在憋不住,就让隔壁的帮忙看一下,到开元寺里的公厕去解决。 以前,商铺都是商住混用的。曾玲玲一家四口就睡在店后,备着一个尿桶。20年前,早晨6点多,社区聘请了专门的人员来收集污秽物。完了之后,家家户户直接蹲在门口刷马桶,极为壮观。10多年前,家里经济条件好了,他们买了房子,搬到新华路。 现在,常有游客跟她抱怨找不到厕所。曾玲玲说,如今西街片区倒是有几个公厕,但都在巷子里,街头又没有明显的指示标志,很多人找不到。 网友“泉州64366”说,上回,他经过西街小广场,碰到一对50多岁的夫妇问哪里有厕所。那女的说,宣传西街古街巷,原来这么破烂,连一个厕所都找不到,外地人还要带个导游来找厕所,不然内急也会急死人。 小巷道路狭窄 排水管难改造 早在10年前,本报推出关注西街整治保护系列报道后,就有市民评价,城里竟然还有市民过着提马桶倒屎尿的生活。 昨天,记者走访发现,随着经济条件好转,部分居民对房屋内部进行翻修后,大多重新建了卫生间。但因为空间问题,几家人共用卫生间的现象屡见不鲜。实在没条件改造的,依然只能一大早提着马桶去倒粪点。 但即使是设了卫生间,用三化厕的也不多。这些未经过统一规划的卫生间,是否直接接入排水管,也是一本糊涂账,对地下管网及西街片区的排涝,是否会造成影响,成了部门和居民关心的关键问题。 对此,鲤城区住建局相关人士说,目前老城区排水系统属雨污合流,大多卫生间的污水最后可以流经污水处理厂处理,影响并不大。如今的排水管一般都是塑料的,管壁光滑,厕所直排入排水管容易冲洗。但西街内沿途共有二三十条小街巷,排水系统多数都是暗沟,这种老式的暗沟,久而久之容易淤积,从而形成堵塞现象。他们日常巡查中,多少也遇上管道堵塞的类似事件。或是有市民举报的,他们都会及时前往清淤处理。 既然有隐患,为何部门迟迟不行动?记者获悉,小街巷道路狭窄,楼房与楼房间隔小,管道埋线需要深挖,担心挖到地基,造成房屋坍塌,走向不好确定,部分并不符合目前的改造条件,成了滞阻的最根本原因。 【出路探讨】 古建筑专家:技术上可解决难题 西街片区小街巷的排水管道,真的动不得?泉州市古建筑有限公司董事长、泉州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第六代传承人蒋钦全认为,可以通过技术得到解决。建筑上有一个“偷梁换柱”的说法。如果怕挖到地基,可以从不重要的区域入手,然后在地基上挖一个洞,管道从中穿过,并不会影响到房屋架构,也不会出现坍塌。 至于现今西街民居卫生间没有经过系统规划的问题,尽管现在还没出现大的管道淤积,但未来仍然存在风险。他建议,在民居、民宅的空间,还是要新添一些沉淀池,污秽物经过处理后排出,减轻堵塞的压力。考虑到现有民居大多面积不大,空间可能不足的问题,他建议,可以采用合建的方式,节约资源,或者由政府出面协调,统一在片区选取几个角落建大型沉淀池,将现有直排到管道的压力分散出去。 蒋钦全说,不管是彻底改造排水管,还是建大型沉淀池,工程量比较大,需要较多的资金。但基础设施就是西街的门面,只有先把门面做好,才有资格谈西街未来的发展。资金方面可以采用多方筹措的形式,或者先选取一小块片区进行试点,由政府、公众、企业等多方出资,效果好的话,再对外推广。 他说,苏州、周庄也曾有不少如西街片区一样的古民居,它们都可以改造,泉州为何不可?泉州应该多邀请专业人士,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发掘引入一些先进的经验。 政协委员:地下工程由政府统一指挥 泉州市政协委员孙亚宏同时还是泉州市文管所负责人。他认为,从文物保护角度来看,文物维修在不破坏外观风貌的前提下,允许居民为改善生活条件在内部设施上做一点改造。 泉州天后宫的两个走廊处就设了公用厕所,整体风格和文物协调,并没有破坏建筑格局,如果不是标志牌指引的话,很多人不知道那是厕所。这一点值得西街的民居改造时借鉴。 在他看来,西街要改造,并不算什么有难度的大事。如今很多地方都有先进的例子,如福州的三坊七巷等。西街保护,并不应该是原装不动地保护下来,而更应该去保护精华,去其糟粕。就以如厕来说,如今都是靠民众自己去建,给排水管造成很大的压力,这些一定要统一指挥。 他建议,对于基础设施,地下的管道和排水,一定要交给政府来统一引导、指挥;至于地面上的,则可以灵活处理。具体而言,政府应该要先出台政策,制定哪些是重点,要重点保护不能破坏;哪些是没有价值的,排水管改造可以先从不重要的地方先做。与此同时,针对不少市民期待西街拆迁一事,他认为,可以发动有意向的开发商认养文物,与这些古民居的业主置换商品房。 这些古民居也不能由开发商随意维护、开发,可以由政府明确提供几个有资质的专业公司来负责,也可以较好地解决现有基础设施较弱的问题。 |
- 2014-01-07关注西街:活版“清明上河图”盼增色添香
- 2014-01-07泉州西街复兴路:推开老街那扇门 共谋古城发展
- 2014-01-07泉州西街百年老厝 在岁月侵蚀下成断壁残垣(图)
- 2014-01-06关注西街改造:梳理老街脉络 复兴古城文化
- 2014-01-06西街改为步行街是否可行? 街道已在调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