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灯·添丁
老车在西街的做灯老店,从父辈那代算起已经八十余载了,虽然当下手艺可以用机器替代,但民俗味难免将被冲淡,所以老车希望有人能接着做下去,把美好的寓意留给后人
蜡烛点灯,如果蜡烛先把白灯点着,就寓意生男孩,若点着的是红灯,那表示会生女孩,据说这样的民间习俗已经流传很久。
□早报记者 傅恒 王柏峰 吴嘉晓 文/图
泉州有一个传统的习俗——送灯,“灯”,是闽南话“丁”的谐音,即送丁的意思。从大年初二到正月十五,若初嫁的新娘还未生下宝宝,小舅子就要提着莲花灯、公鸡灯、有尾蔗、“仙女送”等东西,到新郎的家里送灯,新郎新娘挂一幅“仙女送”图在床头,点灯祈福,寓意早日添丁。
传统民俗讲究多
点灯寓意添丁
西街505号是一家不起眼的小店,但是到了春节期间,小店就会挂起一盏盏精致的灯笼,这些灯笼有一个名字,叫做“莲花灯”。另外,桌上还有一盏盏公鸡灯和一幅幅传统的“仙女送”图。在店门口,一根根垂着尾巴的甘蔗靠在外面,前来购买的人络绎不绝。
说起小店的历史,还要追溯到老板车金生的父辈。“这门做灯的手艺是从我父亲手中传承下来的。”车金生告诉记者,“后来我继承父亲的这家店,传到我这里已经有80多年了。”
每到大年初二回娘家的日子,很多人都会陆陆续续来这家小店买灯。送灯有很多讲究,必须有一对莲花灯,一个红色的,一个白色的,白色代表男丁,红色代表女丁,新郎新娘一齐点亮红灯和白灯,点灯时还要点亮一盏公鸡灯。“古时候的人重男轻女,比较喜欢男孩,所以点公鸡灯就是渴望男孩的意思,后来沿袭至今,”车金生介绍。点灯的日子也有讲究,“送灯的那天要点一次,正月初七或正月十五还要再点一次”。
这几天正值送灯的日子,很多人来买灯,车金生在自家破旧的小店前忙着制作“莲花灯”。
手艺活工序繁琐
无人接手恐失传
据车金生介绍,做这种手工灯的工序很繁琐,首先要把灯内的木质支架架好,再用纸一层一层粘好灯的外壳,还要在外面接上叶子等配饰,一盏灯才算完工。“我沿袭父亲留下来的传统,现在没多少人会做这种灯了。”车金生介绍。
“春节的时候做莲花灯、公鸡灯,到了七夕节,我们还会做七夕轿灯等,都是一些古早味的东西。”车金生说。
做一盏灯的成本不高,赚的都是手工钱,一盏灯卖20元至50元不等。“现在孩子都在外面工作,久而久之,这门手艺可能会失传,”车金生有点担忧,“毕竟这些都是留给后辈的美好祝愿。”
做这种手工灯的工序很繁琐,首先要先把灯内的木质支架架好。
架好支架后再用纸一层一层粘好灯的外壳,还要在外面接上叶子等配饰。
一幅幅传统的“仙女送”图挂在店门口显眼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