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泉州频道> 泉州民生> 城事要闻 > 正文

泉州是我的火柴盒——蔡国强眼中的东亚文化之都

qz.fjsen.com 2014-02-15 11:44   来源:泉州晚报    我来说两句

“世界之大,泉州是我的火柴盒”

——蔡国强眼中的东亚文化之都

“古城文化复兴计划——泉州西街”首期项目启动仪式上,蔡国强做专题演讲。 (陈晓东 摄)

从美国到澳大利亚,从法国到巴西,在《东方文化在我的艺术——从故乡出发》主题演讲的现场大屏幕上,2013年的蔡国强,依然是忙碌在世界各地创造艺术传奇的大腕。然而,PPT的最后一个画面,定格在一辆充满泉州古早味的货郎自行车上。这样的设计,有怎样的特殊用意吗?蔡国强笑着对记者说,“我始终是一个好玩的泉州孩子。”

这样一个好玩的泉州孩子,将泉州元素转化为创作灵感,让泉州文化,登上了各国的艺术殿堂。在元宵佳节之际,蔡国强回到泉州,他说:“世界之大,泉州是我的火柴盒,它让我在世界各地点火。”

□本报记者 朱娟娟

泉州之于蔡国强

擦亮灵感 引燃世界

“小时候,父亲经常抱着我,在火柴盒上描绘风景图画。他告诉我,那是家乡的山山水水。”于是在年少的蔡国强心里,家乡是高山流水,是瀑布挂川,是大海滂沱。然而,回到位于泉州城东街道东头村的古厝时,他才发现,事实上,家乡只有小舟几叶、海鸥二三。

这样的落差曾经让蔡国强困惑。成年后的他走南闯北,游历世界。“直到这时,我才体会到父亲画的火柴盒,‘方寸之间,天涯万里’的情怀。”这种写心写意,以广博的宇宙景观抒发对故乡感情的艺术创作形式,深深地影响着蔡国强。多年以后,他在美国休斯顿创作了爆破山水画《远行》。尽管这是一幅展示中华文化从古至今探索之路的大型作品,蔡国强却说,“在我心里,它依然是一个火柴盒,从泉州、从父亲、从我家里带出来走向全世界。”

就这样,从源自泉州的“火柴盒”中擦亮灵感,蔡国强在世界各地频频“点火”。儿时对泉州燃放烟花爆竹的迷恋,化作《无人的自然》、《天梯》等被世界各大美术馆所收藏的火药画名作。而青年时在家中用白鸽在油画上踩脚印的经历,则成为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大脚印的灵感来源。鼎盛的香火、缭绕的硝烟、高举的长帆、古旧的甲板……这些独具特色的泉州元素,都可以在蔡国强的作品中寻得“蛛丝马迹”。

泉州当代艺术馆设计方案展 (陈小阳 摄)

蔡国强眼中的泉州

自信开放 包容多元

“自信与开放”是蔡国强眼中泉州精神的关键词。常年游走世界各地的他,始终记得老君岩那泰然自若的神情。

这样的文化自信和开放情怀,让蔡国强在纪念马可·波罗回归故乡700周年之际,驾驶着一条泉州古船驶进了威尼斯。这件作品被命名为《把马可·波罗所遗忘的东西带回威尼斯》。“马可·波罗从泉州回到了意大利,但他带不走泉州自信与开放的精神。”蔡国强在船上装载了100棵人参,他俏皮地说,“我要给意大利人补补气。”

“包容与多元”,是蔡国强眼里泉州精神的另一组关键词。道教、佛教、摩尼教、伊斯兰教等世界各地宗教与妈祖、关帝等泉州本地信俗在泉州和谐相处,这种多元文化交融的环境,陶冶着泉州人包容、自信、开放的情操。“清净寺曾是泉州街市上最高大的建筑,据传过去寺内的穆斯林宣理塔甚至超过了东西塔的高度。”在蔡国强看来,这见证着泉州先辈们能够包容多元文化和生命脉动在这片土地上扎根发展。他期待以东亚文化之都建设为契机,让这些精神能够成为21世纪人类共有的价值观。

蔡国强谈文都建设

创造全人类共享的文化财富

“东亚文化之都”的头衔,是昙花一现的光环,还是能创造为全人类所共享的文化财富?在蔡国强看来,当选“东亚文化之都”,对古城泉州而言是很好的转折和开始。

“泉州是东方名城,本来就应该属于世界。”蔡国强说,在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由于特殊的地缘关系,泉州的城市发展一直默默无闻。但也恰恰因为如此,这里保留了明清以来的古老城市格局和文化风貌,这在整个中国古城中独具特色。

“我很高兴,泉州能够借助‘东亚文化之都’建设这一契机有所动作。”蔡国强认为,这样的动作要吸取改革开放以来许多城市盲目发展导致“千城一面”的教训,保留自己的形象、做出自身的特色。譬如西街改造,要尽量保护好古老的街巷和建筑,它们将是非常好的资源和景观。但这样的保护并非原封不动,任其凋零,要通过合理的规划设计,将富有现代元素的工业遗址打造成现代文化基地,吸引各类人才,带动文化脉动。

而在更远的将来,蔡国强期待通过“东亚文化之都”建设,让东亚三国凝聚他们共有的文化思想和哲学精华,为人类社会和地球环境作出贡献。“今天泉州所做的一切是有意义的,它正在创造创造崭新的未来!”

相关报道>>>

“泉州是火柴盒 让我在各地点火”

从故乡出发 艺术顽童蔡国强的文都畅想

蔡国强发表演讲

昨日上午,在“东亚文化之都·泉州”古城文化复兴计划——泉州西街首期项目启动仪式系列活动后,泉籍著名艺术家蔡国强带来了图文并茂的主题演讲《东方文化在我的艺术——从故乡出发》,并接受记者专访。

“艺术就是写心写意。泉州的东方文化具有包容与多元的特质,而古代泉州的精神,则是自信与开放。世界之大,泉州就是我心中那个小小的火柴盒,让我在世界各地点火。”尽管奔波于世界各地,但是谈及文都、西街复兴项目、当代艺术馆,蔡国强却如数家珍,仿佛从未离开。

蔡国强和其他艺术家们还有啥精彩观点?阿芳请您喝杯茶,咱细细听来。

□早报记者 蔡紫旻 潘登 实习生 汪雅倩 文/图

昨日上午,另一个纬度——泉州当代艺术展开展,泉籍艺术家陈文令前卫的雕塑吸引市民围观。

【谈当代艺术馆】

为世界了解泉州 搭建新平台

昨日,作为泉州当代艺术馆项目的发起、规划者,蔡国强现身展馆。“艺术馆方案的模型现在正式与市民见面了,这表明我们的方案到了一个新的台阶。我期待这个方案早日签订合约,能将概念性方案细化。”

蔡国强说,在国际上更好地推介泉州,需要建立一个平台,“这个平台能让人觉得,有一个非去泉州不可的理由。而我希望自己能够帮忙搭建这个平台”。

蔡国强所说的平台,既包括当代艺术馆新馆,也包括西街旧面粉厂旧有工厂改造之后的旧馆。在他看来,高端的文化产业,包括旅游休闲产业,需要有一个龙头牵引,需要一个响亮的目标,进而吸引全世界的文化在此对话、撞击。展望艺术馆的未来,他希望将这个文化龙头打造成支撑泉州历史文化的新亮点。

【谈文都】

借“文都”契机 让泉州属于世界

去年,泉州当选“东亚文化之都”,今年,泉州迎来文都活动年。蔡国强把泉州的当选,看成一个非常好的转折点,和一个很好的开始。

“泉州本来就应该属于世界,但是很长的时间,这个城市有点默默无闻。”在蔡国强看来,曾经的默默无闻是不幸却也是幸事,“说这是幸运,就在于泉州得以保留一个从明清以来慢慢形成的格局,这个格局在中国的古城甚至是名城里面,是很有特色的。我在全世界看见很多古城,可当我的外国朋友来到泉州之后,都非常感动。”而在艺术家看来,在古老的格局里做当代的东西,这形成的文化撞击和视觉力量很大。

“很多城市在改革发展过程中‘脸谱化’了,而泉州思考如何保留自己的特色,获评‘文都’是一个很好的契机。”

【谈西街】

内部保护 外围打造高品位文化基地

蔡国强谈及西街时说,这是一条传统的民间街巷,是泉州非常好的资产和景观,应该保护好。同时他认为,保护不是什么都不碰,因为什么都不碰的话,建筑终将倒塌。

“关于西街,需要有规划的保护。同时,在西街街区的外面,应适当把旧有的工厂厂址改造成文化的基地。”蔡国强说,他设想的文化基地,不是做普通基地,而是要做成高端文化基地。

蔡国强说,提升泉州文化的影响力,艺术是一种非常好的形式。“泉州古城里面可以使用现代化大兴土木发展的空间非常少,所以它应该走的路,还是要扎根文化,在做一些高层次、高品位文化的同时,带动高端的旅游观光。老城区如果引入大量人流,很容易破坏现有的东西。”

【谈横滨】

同为港口城市 借鉴转型期经验

曾在日本求学、创作的蔡国强,对文都三城中的日本横滨也有一定了解。“横滨距离东京很近,而泉州距离中国的政治经济中心较远,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

“横滨也是一个多元文化之都,是日本现代很重要的港口。这座城市曾经在上世纪90年代寻求转型。当时,横滨除了有高楼大厦,还有很多港口仓库。日本过去主要的经济、政治中心是京都,在东京慢慢成为日本经济核心的同时,横滨也成为日本重要的港口。”

蔡国强说,由于港口因素,横滨成为日本文化和外国文化直接交流的场所。很多外国人去日本时,都住在横滨。泉州在与横滨的交流中,可以借鉴横滨在城市转型时期的经验。

■当代艺术展大家谈

“艺术是好玩的东西,泉州本地的艺术家有一个特色,就是个人主义精神很强,我也是一个好(第四声)玩的孩子,泉州当代艺术馆就是好玩,给全世界爱玩的大孩子的一个大玩具,让艺术家把自己喜欢的作品拿到馆里,人们一起玩。”

——蔡国强说起当代艺术馆的构想,举重若轻而不忘初衷,露出了艺术顽童的本性。

泉州当代艺术展中,既有泉州籍的艺术家,也有泉州本土艺术家,这些艺术家在国际上都有非常高的知名度,这是很少见的。同样作为东亚文化之都,光州有光州双联展,横滨有横滨三联展,它们在国际文化交流方面,做了非常好的工作。但是光州和横滨没有这么多有国际影响的当代艺术家,所以泉州这种当代艺术现象非常值得研究。

我发现在泉州面粉厂和泉州源和1916都是非常好的艺术区,如果再加上正在筹建的泉州当代艺术馆,那么泉州这片艺术区将成为中国当代艺术的希望,泉州将不仅是东亚文化之都,也将是当代艺术之都!

——中国艺术研究院建筑研究所副所长王明贤

我作为一个泉州籍艺术家回泉办展览,个人感觉当代艺术在泉州这个古老的城市里还是比较新鲜的文化艺术生态。当代艺术是更开放、更自由、更民众性的文化,整块大地都可能成为画布,整个城市的每一个角落都可能成为展厅,但这样的艺术文化在泉州的发展相对滞后。希望将来泉州民间的力量、政府的力量能够结合起来,多一些推动,多办一些展览,多一些交流,人来人往,人文艺术才会发展。

——职业艺术家陈文令

在泉州这样一个传统多元文化非常深厚的城市里,我非常高兴能够看到这样一个由组织者、艺术家和城市管理者点石成金开辟出来的艺术区。这样的艺术区将对泉州的文化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中国观众需要有个性化、多样化艺术文化,需要丰富的艺术文化选择和文化趣味,而这样的文化区将成为市民文化休闲的重要场所。

——艺术批评家、策展人高岭

来源:东南早报

责任编辑:陈小妮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