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态整体性保护泉州“打头炮” 划出20个区域
传统音乐、舞蹈保护区域(2处) 泉港山腰街道 山腰街道是闽南方言与莆仙方言(即“头北话”)的过渡区,流行以妈祖为主的女神信仰,以“头北话”为主的音乐、戏曲等,构成方言过渡区文化圈。 鲤城区浮桥街道 浮桥街道有拍胸舞、火鼎公火鼎婆、刣狮、江南车鼓女、■民服饰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笋江月色”等自然景观,有南宋古护城河遗址、宋代泉州第一桥、接官亭遗址等历史遗迹。 闽南文化遗产展示保护区域(1处) 丰泽清源山及周边社区 清源山的人文景观和周边的博物馆群展示了泉州多元的文化风貌,除了清源山宗教文化景区,还有众多景区定点展示闽南特色文化和表演艺术。以清源山景区及其周边村庄为平台,展示由历史先贤、多元宗教以及各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组成的闽南文化。 专家专访 国家非遗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乌丙安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要让老百姓自然地延续习俗 近日,国家非遗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乌丙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文化生态保护区不应该只是一个牌子,而应造福当地百姓。泉州的保护模式新颖,让文化生态融入了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 乌丙安说,目前已经批准建立的一些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有的做得非常好,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当成点,把日常生活当成线,有机地串联了起来。老百姓不一定要等到“过节”的日子,才程序式地做些什么,而是怡然自得地按当地的习俗过好平常的每一个日子,这才是真正的文化生态。 因此,我们应该想办法调动老百姓的自觉性,让文化习俗自然而然地延续下去。只有老百姓接受并习惯本地域、本民族或族群的生活方式,并且以这样的方式安居乐业,其所承载的文化生态才具有可持续性。 乌丙安说,在泉州,男女老少随口哼唱的是古老的南音、高甲戏、梨园戏……这些文化生态不是我们短时间内就能打造出来的,而是祖祖辈辈打造出来的,是家家户户的老百姓打造出来的。所以,要保护这些文化生态,靠的是老百姓,靠的是祖祖辈辈生活在泉州古城的人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