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台湾同胞在百米画卷上,写上自己的地址和名字,还有日期
东南网6月17日讯(海峡都市报闽南版记者 吴月芳 田米 文/图)昨天上午,来自台中的林珠孌和林哲光姑侄俩,在闽台缘博物馆二楼大厅,忙着和泉港来的林家兄弟攀谈,希望进一步找到与他们同宗同源的信息。因为在姑侄俩的家乡附近和泉港,都有一个“南埔”村(镇)。
昨天,第六届海峡论坛的活动之一,首届闽台同宗同名村交流大会举行,来自两岸40多个同宗同名村的300多位宗亲代表,相聚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开展学术交流和对接联谊活动。许多台湾乡亲在来参加交流大会的同时,还带着寻根谒祖的期望而来。两岸同宗同名村代表还向闽台缘博物馆捐赠谱牒文献资料,其中台湾宗亲捐赠38套族谱。今年下半年,闽台缘博物馆还将继续到台湾,开展两岸族谱对接活动,帮助两岸同胞寻根。
台胞姑侄寻亲 靠同村名缩小范围
林珠孌和林哲光姑侄俩,是台中市大安区东安村人。东安村附近有个“南埔村”,与泉港南埔镇同名。林哲光说,这两年家族希望修完族谱,可是只知清朝第一代迁往台湾的先人叫林昌,而祖坟的石碑上写着“惠邑”,沿用下来的口语称呼和“惠安”一模一样。
要定位祖籍地,林哲光坦言全靠同名的“南埔”,因为两地除了地名相同,他妈妈所姓黄氏,已确认是从泉港虎石迁去,且离南埔镇不远,“或许当时黄林两姓是相约去台湾的呢”!林哲光和姑姑想借活动的机会到泉港南埔寻亲。
于是,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海峡两岸谱牒文献中心帮姑侄俩,找到了泉港的林姓家族。昨天早上,住在泉港的林金坤和林金煌辗转来到闽台缘博物馆。
林金坤介绍,泉港南埔镇原属于惠安,后来南埔镇拆分为现在的南埔镇和界山镇。明朝时,其家族修建宗祠时,风水先生告诉兄弟四人,宗祠安放的位置,会让老大、老三和老四子孙昌盛,而老二若要发展得好,就要在奠基时,带着家眷往东或者往西去,从此不要回来。老二后来便去往台湾,据说发展得不错,可是从此和家乡失去了联系。而他和林金煌分别是老三和老四的后代。
虽然二者迁徙到台湾的时间有点接不上头,但林金坤和林金煌还是打算带着姑侄俩,去泉港走一趟,让泉港涂岭的“闽林始祖”宗亲帮忙,也去虎石周边走一走,或许在周围的林姓村落中会有所收获。
林哲光说,不管这次泉州之行有没有收获,今年10月打算组织家族成员来泉港,毕竟寻亲的范围缩小了许多,“只要坚持下去,应该会有希望找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