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永春长绿葡萄园,观光农业让游客感受收获的快乐。 (姚德纯 摄)
如同蒙古包一样的设施农业大棚,连片盛开在山间、田间;组培室里,拳头大小、盛着营养液的透明玻璃罐排列成行,身穿无菌工作服的技术员正在修剪、接种;鸡舍内,从投料、饮水,到通风、温控、产蛋、收集、包装,再到喷码,全部自动化……近日,记者走基层发现,各具特色的现代农业模式进驻泉州各地,它们被现代科技、设施和经营理念“武装到了牙齿”,处处都与人们长期以来对农业的理解完全不同;现代农业建设带来生产效率翻倍,让农民远不止“多收了三五斗”。
据了解,去年8月16日省委九届九次会议召开后,省、市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出台了一系列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政策。如今10个月过去了,全市“一区两园”(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省级农民创业园及示范基地)建成项目31个,在建20个,完成投资4.18亿元,项目数和投资额均超过计划数。其中,设施农业发展势头强劲,累计新建设施蔬果(中草药)3785亩,投资2.34亿元。
□本报记者 郑意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