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媒聚焦新型城镇化“晋江样本”
近年来,晋江市不断优化城乡布局,改善人居环境。(施清凉/摄)
新型城镇化的“晋江样本”近日成为众多中央媒体的关注焦点。8月8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下发通知,要求深入宣传晋江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经验做法,为推动各地城镇化健康发展提供有益借鉴。8月20日下午,中宣部新闻局在北京召开晋江新型城镇化建设经验宣传报道协调会。8月22日-24日,晋江市以“新型城镇化的‘晋江样本’”为主题,组织各级主流媒体开展集中采访。截至昨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焦点访谈》)、《光明日报》、《中国日报》、《中国青年报》、《农民日报》、中新社等媒体先后推出相关报道。
□早报记者 许小程 黄祖祥 通讯员 陈文经
外来人口:无需购房即可落户
拥有户籍人口109万、外来人口超过110万的晋江市坚持“同城同待遇、保障全覆盖”的理念,逐步提高外来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在全省率先实行居住证制度之后,晋江市已累计办理110多万张居住证,持证人员享受社会保险、医疗互助、义务教育等28项市民化待遇,目前有20多万外来工子女在晋江就读。另一方面,全面放开人口落户限制,实行“先落户、后管理”政策,无需购房即可落户,去年以来已有11000多人将户口转入晋江。
此外,在全省率先做出“三不”承诺:不让任何一名在晋江的外来务工人员因企业恶意欠薪而蒙受损失,不让任何一名在晋江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失去接受义务教育的机会,不让任何一名在晋江的外来务工人员维不了权,让外来人口没有后顾之忧,安心工作。住房保障方面,目前已累计向外来人口提供保障性住房3502套,占全晋江市配售配租总数的41.6%。
城市建设:更加注重人的需求
在城市更新改造中,晋江市不断优化城乡布局,改善人居环境。目前晋江市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82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62.5%。近年来累计投入1000多亿元,策划实施九大组团、五大片区等16个片区改造,每年拆迁300多万平方米,每年盘活低效用地1万亩,每年提升城镇化率2个百分点。在改造中,更加注重人的感受、人的需求,将2/3以上的空间用于完善生产、生活、生态配套,建设公园绿地、地下管网等公共设施。
初步构建“152030”快速交通圈,全市任何地方15分钟可上高速,各镇、街道与中心城区20分钟可达,各镇、街道间30分钟可联通。
在生态方面,三年累计投入20多亿元实施近200个项目,对全市溪流进行分批综合整治。
文化传承:注重保护闽南元素
晋江注重保护传统建筑,保留闽南元素,守护城市的根,守住文化的魂。在城市更新改造中,对一些有历史积淀、有文化底蕴、有建筑保留价值的古民居、建筑群、宗族祠堂,通过整村保护、成片保护和局部保护等,尽量给予原貌修缮,保留下来,让群众记得住乡愁、留得住记忆。
五店市传统街区坐落于晋江市青阳街道最繁华的地区,这里的红砖建筑被改造成高低错落的红砖古厝,让闽南建筑和文化得以系统修复、传承。包括陈埭涵口村、灵源灵水社区、龙湖福林村等10个古建筑群都被晋江列为保留修缮的对象,总计超过6500多栋具有时代特色烙印的建筑单体。
在活态传承上,晋江保护好高甲戏、掌中木偶、南音、东石灯俗、水密隔舱浮船制造技艺等世界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正在结合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筹建“世界闽南语文化发展研究中心”,并举办系列文化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