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了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南安九日山摩崖石刻 侯锦超 摄
现实:新海丝建设的先行者
早在2001年,泉州就在全国率先启动“海上丝绸之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2006年12月,泉州“海丝”并入“丝绸之路(中国段)”,被列入中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012年12月,“海上丝绸之路”被列为我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2013年,泉州市委市政府抓住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机遇,全面对接国家战略部署,成立加快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经贸文化合作先行区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委书记黄少萍任组长,市长郑新聪担任常务副组长。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设泉州海丝先行区的奋斗目标和一揽子行动计划,并逐步付诸实施。
“‘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提出和实施,对泉州人民乃至海外乡亲的思想产生了很大触动,对区域发展的带动效应逐步显现。”黄少萍说,改革开放以来,泉州人民发扬“敢为天下先”、“爱拼才会赢”的精神,创造了闻名全国的“泉州模式”,经济总量连续15年居全省首位。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泉州已具备改革先行活力、产业基础实力、千年古港潜力、海洋资源承载力以及企业家队伍魄力等基础优势。
去年,泉州在国内地级市中率先提出建设海丝先行区的战略目标,并制定了《福建省泉州市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建设总体方案》《泉州建设海上丝绸之路先行示范区战略规划》,争取获得国家相关部委在政策和规划层面的支持。目前,泉州建设海丝先行区正式列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成为“一带一路”战略支点城市。
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提出后,泉州在《总体方案》框架内,甄选生成一批支撑力、带动力强的项目,涵盖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经贸合作、文化旅游发展、社团人员交流等领域,主要包括吉永泉铁路、泉州湾航道二期、泉州新机场、中阿石化产业合作泉州园区、中兴海丝路跨境电子商务服务平台、泉州当代艺术馆、海丝国际文化交流展示中心等,初步构建起海丝建设的关键项目支点。泉州许多项目借助海丝建设的东风,取得显著进展,收获颇丰。比如,对接海丝进出口贸易大市场的新兴业态蓬勃发展,中兴海丝路跨境电商项目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实现交易额2亿元,随着出口、进口和自营产品官方商城三个平台陆续上线,预计至2016年交易额可放大至近百亿元。
为了推进同海丝沿线地区的经贸合作,泉州以服务产业和贸易发展为目标,策划生成一系列的博览会和展会,在海外开展“泉州品牌海丝行”系列展销、推广、交流活动,深度拓展东盟、中东、非洲、南亚等重点市场,推进跨境电商等新商业模式落地发展,引导泉州企业拓展多元化销售渠道,组团赴阿联酋等国推介石化产业合作泉州园区。2014年泉州市与海丝沿线国家贸易总额达157.6亿美元,约占全市贸易总量的51%,中东和东盟已分别成为泉州市第一和第二大贸易伙伴,中东更是出口增长最快的市场(增幅27.2%)。泉州与海丝国家的双向投资不断扩大,截至去年底,海丝沿线国家累计来泉投资设立企业1426家,实际利用外资额52.96亿美元,分别占全市总量的11%和22.8%,成为第二大外资来源地。泉州企业累计赴海丝沿线国家投资或设立办事机构共计32个,投资总额5118万美元,约占全市总量的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