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开始整理的菜谱,至今还在不断创新、整理。
父子花8年时间整理菜谱
洪基俊的传奇故事先讲到这里,开始讲讲洪兴南了。洪基俊有7个子女,洪兴南出生于1947年,在家里排行老四。由于子女众多,只有大儿子、二儿子能带在身边,其他人只能留在农村。
当时洪基俊一个月的工资有50元左右,这在当时已算很高了,不过,在物资供应紧张、一切要凭票的时代,这些工资要拿来从黑市买粮食给一家老小糊口,实在捉襟见肘。由于经济实在困难,1960年,刚上初中的洪兴南和三哥一起辍学了。
14岁的洪兴南没技术,没有其他出路,只能在家种田。为了糊口,为了生存,洪兴南非常勤快,一分一厘的地,只要能播种,他都不放过。后来,为了多赚点工分,他白天拉板车、闲暇时间种田。
“一直种田、拉板车也不是办法,要想脱离这种苦日子,还是得走父亲的路,当厨师。”18岁的他开始思考自己的出路。他意识到,父亲的脑袋中存着许多好东西,值得他好好学习。
然而因为不识字,而且分隔两地,父亲脑袋中保存着的上千道菜谱并没办法让他直接学习。后来,他想了个办法,父亲一个月有四五天的休息时间,等他回家后,由他口述,自己记载整理。从1965年开始,他白天拉板车,中午和晚上让父亲口述菜谱他记录;父亲走后他再着手整理,下个月父亲回来,他念给他听,有错误再修订。就这样一道道记,一遍遍改,已经无法计算写了多少张纸。
直至1973年才初步完成,父子俩用8年间整理出一份厚厚的菜谱,包含1200多道菜的做法。后来,他又仔细地分门别类,重新手写了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