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东南网泉州频道> 泉州民生> 城事要闻 > 正文

“霸王级”寒潮过境土里“长”出冰棍 名叫地冰花

2016-01-27 09:41:19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陈小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南安向阳乡吴先生上周日所摄霜柱

东南网1月27日讯(海峡都市报闽南版记者 彭思思)“霸王级”寒潮过境,刷新了泉州多地的最低气温纪录,还让市区不少小伙伴看到了少见的结冰。除了结冰的冰层之外,厝边们还发现,地上“长”出了一些冰棍状的东西,它们究竟是什么呢?

前天早上8时许,在清源山南台岩附近,海都记者在一处泥土里,看到一根一根类似冰棍的东西,仿佛是从地里“长”出来的。而在南安向阳乡,市民吴先生在上周日也拍到了类似的东西,长约10厘米,他说,气温跌破0℃时很常见,他们管这叫“土冻霜”。

泉州一中地理老师陈华彪昨天说,从图片上看,这些可能叫做“霜柱”,别名“地冰花”。在寒冷的冬天,晴朗而风小的夜晚,裸露松散的土地上,有时会长出地冰花,连成一片时,宛如菊花盛开。

陈华彪说,0℃以下时,土壤缝隙中,向上蒸发的水汽会凝结成地冰花,随着水汽的不断蒸发,地冰花也不断向上生长,就像从地里长出来一样。不过,霜柱要形成,除了气温要达到冰点外,还需要是在低洼、潮湿而松软的地面。如果地面突出或风太大,水汽就会挥发,如果地表水太多,遇到低温就会连片冻结,也没法形成霜柱。而且,北方较干燥,地表水汽不足,只有在潮湿的南方,低于0℃的合适地点才会形成地冰花。

微博“@博物杂志”的解释更生动:地下较暖,土里的水说:“不行,我得蒸发”,可刚一出来发现:“怎么这么冷啊,我冻上了。”但地下的水还接着往外挤,结果,地冰花越长越高。有时能连长好几天,变成20厘米长。北方很少有这个,因为北方冬天里土要么太干,要么冻硬了,水钻不出来。

当然,随着地面气温升到0℃以上,阳光一照,霜柱也就化了。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