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志愿者热情高 爱心物资到位了,“心商店”从前期筹备到后期管理都需要大量人力,从哪里找来这么多人呢? 郑幼平是一家省内知名服装企业的老员工,曾担任品牌企划。后来,她辞职回到自己的老家漳州市龙海浮宫镇经营农场。今年端午节,她到英林镇给原来的老同事送杨梅,得知“心商店”正在筹备。同事们邀请她留下来帮忙一起筹备,利用她原来担任品牌企划积累下来的经验,为“心商店”的宣传添把力。正值农闲时节,老同事又盛情邀请,她便一口答应了。 回家交代完农场的各项事宜,郑幼平立马回到英林镇,当起了“心商店”的全职义工。郑幼平每天需要处理很多事情,小到物件的摆设,大到整体方案策划,她都要一一看过,通过微信和同事开会讨论到深夜也是常有的事。“做回老本行,享受助人悦己的过程,认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我收获很多。”郑幼平说。 除了企业的老员工支持,很多当地居民通过媒体报道、政府宣传得知“心商店”筹备的消息,便自发来到商店报名当义工。 64岁的张连治是英林镇埭边村村民,她带着一床崭新的蚕丝被来到“心商店”做义工。“蚕丝被是我的一点心意,带来支持爱心店。”也有夫妻俩带着孩子一起来帮忙,希望孩子能在做义工的过程中体验助人的快乐。 洪文恒是英林心公益慈善基金会的专职人员,他告诉记者,“心商店”志愿者的需求量非常大,好在各个村积极发动,志愿者队伍慢慢壮大起来。“每天都有30-50人次的志愿者过来帮忙,我会按照轮班制度排班,每个人一天工作3小时。” 公益新模式期待向全国推广 今年春节,英林心公益慈善基金会理事长洪忠信率先提出成立“心商店”的想法,“捐赠物资的人是献爱心,做义工的人是献爱心,购物的人是献爱心,这些爱心将帮助更多的人,慈善公益与人之间形成了和谐生态”。 晋江市委文明办主任陈多多将洪忠信口中的“和谐生态”解读为生产者、消费者、志愿者和受助者四方共赢。他说,晋江是服装鞋帽生产基地,这些民生消费品制造业很难完全避免库存和尾货,与其冒着影响品牌形象的风险,采取降价抛售等高成本处理方式,不如以公益捐赠的形式来消化库存,这样既提升了品牌形象,又履行了企业的社会责任。对于消费者而言,既得了实惠,又献了爱心,何乐而不为? 除了评级、修补、定价等工作需要专业团队外,“心商店”仓管、理货、店员等员工全部由志愿者担任,既为志愿者创设了一个有效对接、服务社会的平台,又培养了他们的营销才能,为其就业、创业提供了前期培训和实战经验。 洪忠信把“心商店”当成创新创业项目进行运营,在运营过程中不断筛选人才,他很希望能将“心商店”的模式推广至全国。对此,陈多多认为应充分利用“互联网+”,开发“心商店”APP、开办“心商店”淘宝店、打造“心商店”微店,使线下经营与线上经营相结合,甚至吸引一批爱心快递加盟,打造一条公益价值链、产业链和物流链,扩大影响力,吸引更多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志愿者参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