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师”粉丝圈的实力,可见一斑;其实没当上“帝师”前,朱熹在泉州就已经如一面“旗帜”般具有强大号召力了;其“粉丝”不光南宋时多,即使到了清代,依旧有人时时不忘求其影、觅其踪,清代名相、安溪人李光地也对朱熹推崇备至 武状元马负书是朱熹“粉丝”
九日山东峰有宋人登临题诗石刻 上周五(9月23日),本报环湾生活周刊刊登了《朱熹与泉州的不解之缘》一文,引发强烈关注。不少学者、文史爱好者纷纷打电话或发来微信,希望记者多报道一些与朱子文化有关的话题。为此,记者特地采访了几位文史界的专家、学者,与他们一道发掘朱子留在泉州的更多故事。 □本报记者 吴拏云 文/图(除署名外) 极具号召力的“帝师” 朱熹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福建省尤溪县),是南宋时期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巨人”,也是福建有史以来最具国际影响力的历史人物之一。现代学者钱穆说:“在中国历史上,前古有孔子,近古有朱子,此两人,皆在中国学术思想史及中国文化史上发出莫大声光,留下莫大影响。旷观全史,恐无第三人堪与伦比。”因朱熹长期在福建讲学,且其弟子多为福建人,所以由他创立的学派被称为“闽学”。可以说,朱熹及其闽学不仅影响了中国思想史、教育史,而且对中国乃至东亚、东南亚的社会政治、文化、生活等多层面产生了影响。 说到有影响力的人物,在我们今天的地产界、金融界称“大鳄”,文学界、影视圈称“大腕”,流行音乐圈有“天王、天后”之称,微博、微信界则有“大V”号出没,他们的称号五花八门,“粉丝”(追随者)更是遍地开花。那么,在古代,朱熹又有什么响亮的称号呢?纵观而言,朱老夫子最大最耀眼的头衔应该还是“经筵官”,他曾于南宋绍熙五年(1194年)“入侍经筵”46天(说白了就是去给皇帝赵扩讲课),因此被荣尊为“帝师”。在封建制的古代,能当皇帝导师的人,那便是全天下文士的楷模了,其影响力之大实难估量。 1194年,宋宁宗赵扩召朱熹入京侍讲时,朱熹曾在杭州六和塔下的浙江亭受到了名士雅客们的盛大欢迎。参与迎迓的既有叶适、薛叔似、陈傅良等永嘉诸贤,还有刘光祖、彭龟年、黄度、章颖等在朝名士。“帝师”粉丝圈的实力,由此可见一斑。 其实没当上“帝师”之前,朱熹在泉州就已经如一面“旗帜”般具有强大号召力了。据上世纪《同安县志》载,自朱熹在同安、安海、泉郡等地往来讲经授课以来,“一时从学者众”,泉州拜入其门的不少。后来其门人陈淳、蔡和等人又讲学授徒,以义理之学诏世,泉南诸生如郑思忱、苏思恭、王次传、卓琮、王隽、黄一翼、江与权、黄必昌等,“皆从之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