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福建省科技厅在我市召开建设和发展新型研发机构工作推进会。记者从会上获悉,我市现有新型科研机构36家,涵盖全市现有的传统制造业和新一代数字通信技术、物联网、工业设计和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全市新型科研机构累计投入研发资金已达3亿多元。 多年来,我市按照“实体办院、投管分离、市场化运作、专业化运营”的总体思路,鼓励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行业协会、商会、投资机构、企业、高等院校及个人以多种形式创办新型科研机构。在政策上,我市出台《泉州市新型科研机构认定管理办法》、《泉州市新型科研机构绩效考核办法》等政策措施,对新型科研机构的认定条件、动态管理提出明确的具体要求。对经认定的新型科研机构在申请市级科技项目时不作数量限制,并帮助争取国家和省重大项目扶持。 我市新型科研机构以若干企业或社会投资人联合投资建设,同时主动吸引民间创投机构投资入股。一方面,积极引导社会民营资本转化为创新资本参与建设新型科研机构,带动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企业内生创新动力。同时,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和创新人才团队以技术和知识产权入股,实现产权多元化。另一方面,我市作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综合改革试验区,为民间资金投向科技领域、创新科技金融结合模式创造了有利条件。 与此同时,我市通过新型科研机构等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人才集聚效应,引进培养了一批具有原创精神和源头创新能力的研发人员和团队。目前,全市已纳入泉州智库管理产业科技专家1300多人,各领域权威专家534人,累计引进博士后研究人员95人(次),紧缺急需的服务业骨干人才约5000名,新增专利代理人17人、注册技术经纪人156人。 不仅如此,我市通过新型科研机构承担和组织相应领域的行业共性关键技术攻关活动的深入实施,推动相关行业更多的专利产品和科技成果的产生。前8个月,全市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为4057件和1008件,同比分别增长61.38%和62.06%。截至8月,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为4.15件。(记者 吴宗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