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殷斯麒)泉州市营商软环境进一步优化。今年以来,泉州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市级共清理规范前置中介服务事项40项、前置审批事项31项。改革给群众、企业和项目业主带来切实便利、提高办事效率,激发了市场主体的活力和创造力。 从“重审批”到“重监管” 清理不必要“前置审批”放宽准入门槛 以往,市民若要办理娱乐场所经营许可,必不可少的前置审批项目是到公安部门出具“无犯罪记录证明”。如果经营者不在户籍所在地开设娱乐场所,还要返回原户籍地公安部门开具。而在今年清理的31项前置审批事项中,这一条被正式取消。申请人只需要提供书面声明,承诺自己无犯罪记录,由审批部门向公安部门或者其他有关单位进行核实,市民不再需要自己去开具。 类似的清理规范还有,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许可证核发不再需要出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公路工程竣工验收不再需要出具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设施验收等。 “清理规范不必要的前置审批,大大节省了申请人的时间和精力,也提高了办理证件的速度和效率。”市审改办工作人员介绍,以往需要行政部门出具的行政许可,现在清理了或者只需要申请人提供书面说明,等于放宽了准入门槛。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放松管理。如果审批机构发现申请人存在欺骗行为或者提供虚假证明,可以依法依规撤销行政许可并实施严厉的惩罚措施。“我们放宽了审批门槛,提高审批效率,同时也更加强了监督管理,一经发现将纳入信用体系黑名单。申请者应增强自律,自觉遵守相关规定。”市审改办工作人员说道。 从“群众跑腿”到“部门费心” 清理“前置中介服务”为企业减负 以往,企业要办理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需要向环保部门提交环境保护验收监测(调查)报告(表)编制。企业就要委托取得相应资质的监测站、环境放射性监测站或环境影响评价单位等第三方机构开具。在此过程中企业增加了委托第三方机构的费用,另一方面不同的机构效率和标准不同,无形中增加了办证的时间成本。在今年清理规范的40项前置中介服务事项里,不再要求申请人提供此表,改由审批部门环保局委托相关机构进行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或调查。据统计,此项证明取消后一年约可为全市企业节省中介费用一千万元。 “清理规范类似的前置中介服务,企业减轻了经济负担和时间成本,可以更好地投入到生产研发中。由政府机构统一委托相关机构进行监测调查,更具权威性和公平性,也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中介市场。”市审改办工作人员介绍,改革后群众少跑腿、少花费,实实在在为企业“松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