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经温州 票价3元 市民仍抢着坐 去年9月份,由泉州市出行疏解组牵头组织市交通委、财政局、交警支队、市道管处和公交公司等多个单位,组成社区巴士考察团共7人,赴温州、郑州及西安等国内社区巴士先行城市进行实地调研。其中,在温州的考察,让考察组成员印象深刻,“别人票价3元都有人抢着坐,为何我们票价1元却无人问津?” 洪景峰介绍,温州“块状运营”的社区巴士,固定在四五平方公里的区域内,采用纯电动观光电瓶车,以不定线、不定点、招手即停,并按上车先后依序送达,送客到家的运营方式,票价定为3元/人次,却也大受市民欢迎,上座率很高,市民抢着坐。 “主要是确实方便。”洪景峰举例,对于居住在老城区背街小巷里的居民来说,坐电瓶车出门很便捷。而票价并非影响上座率的唯一因素,更为关键的是方不方便、能不能直达、多久到达? “这不也很适合泉州古城区吗?”洪景峰对比发现,无论是在城市布局、人口规模、市民出行习惯方式、市区道路条件,还是在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泉州与温州都很接近。与泉州“禁超”背景类似,2012年3月,温州市区也是在综合整治“四小车”(机动三轮车、残疾人机动轮椅车、摩托车和人力客运三轮车)后推出社区巴士的,而且也经历过“叫好不叫座”、“空车转”、“上座率不高”等尴尬局面。 目前,温州共有23条社区巴士,260辆车,日均客流量2万人次,其中,“块状”线路10来条,客流量约1.4万人次。 变身“优等生” 块状公交救活社区巴士 经多次探讨,泉州社区巴士考察组形成考察专题报告,认为根据城市的体量、地域、结构及市民的出行习惯,温州的“块状”和“线状”相结合的运营模式最贴近泉州的实际情况,并建议通过改良和创新,形成一个集接驳、通勤、旅游等功能于一体、颇具特色的泉州模式。 今年1月,改革上马。原本中心市区的4条社区巴士线路优化后变更为3条,并进行延伸,线路长度由原来的平均3.5公里拉长到平均12公里,中途增加停靠动车站、市政府、汽车站等多个客流密集的交通枢纽区域,并继续途经背街小巷、学校、大型商场等区域。如今,优化调整后的社区巴士X1、X2、X3也已变活,日均客流量已突破2000人次。 最有创新的“古城1区”块状公交线路,目前投用25辆观光电瓶车,巡游范围为泉州市区北清路以南、涂门街和新门街以北、新华路以东、温陵路以西约6平方公里的块状区域内部。陈冬毅介绍,块状运营的“小白”是全省首推,目前平时日均客流量在1200~2000人次,周末和节假日客流量均超过2000人次。 当然,这个数据和温州相比仍有较大差距。陈冬毅算了一笔账,如果按日均1500人次客流量来算,单车日均营收为120元,而温州单车营收最高达700多元,平均水平也有600元左右,“还有很大的差距,市场还需培育”。 |
- 2017-03-04泉州社区巴士“神速”服务 七旬老夫妻上门致谢
- 2017-02-17泉州社区巴士“小白”满月啦! 日均载客量1100人次
- 2017-02-07春节假期泉州“古城1区”很忙 日均载客1500余人次
- 2017-01-23泉州社区巴士“小白”加装坐垫 乘客为此点赞
- 2017-01-16泉州“古城1区”线上路两日 上千市民“尝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