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东南网泉州频道> 城事要闻 > 正文

泉州密切监控受赤潮影响海域 慎食相关海域贝类

2017-06-13 08:38:07  来源:泉州晚报  责任编辑:陈小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形成这次赤潮的链状裸甲藻(资料图片)

分析 此次情况较为罕见

据介绍,国际上把赤潮称为“有害藻华”,其发生时常常在海洋或湖面上形成一大片红色景象,因此被许多人比喻成“红色幽灵”。其实,它是水中的一些细菌、原生动物和浮游植物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突发性地增殖或高度聚集,从而引起水体变色现象。

根据省海洋与渔业厅通报,此次漳州、泉州海域发现的赤潮生物优势种为链状裸甲藻,在我省有赤潮记录以来,该种首次在我省海域形成赤潮。

链状裸甲藻可生产麻痹性贝毒,被贝类生物滤食后,可在贝类体内积累毒素,会引起食用者中毒反应。鉴于此次赤潮藻种密度超过赤潮基准值,并未造成水色明显异常,不易通过肉眼观测发现,在赤潮灾害中较为罕见。

国家海洋局崇武海洋环境监测站(泉州海洋环境监测预报中心)相关技术人员分析了赤潮可能产生的原因。

一种是海洋浮游生物引起,悬浮在水层中常随水流移动的海洋浮游生物大范围出现形成赤潮。据初步统计,世界各大洋中能形成赤潮的浮游生物有180余种,其中在中国浮游生物名录上登载的有63种。

二是养殖业等发展扩大,近海、港湾富营养化程度高。比如水域中氮、磷等营养盐类以及铁、锰等微量元素、有机化合物的含量大大增加,会促进赤潮生物的大量繁殖。

还有,水文气象和海水理化因子的变化是赤潮发生的重要原因。海水的温度是赤潮发生的重要环境因子,20—30℃是赤潮发生的适宜温度范围。海水的盐度变化,也是促使生物因子—赤潮生物大量繁殖的原因之一。

此外,赤潮的发生还与纬度位置、季节、洋流、海域的封闭程度等自然因素有关。全球气候的变化也导致了赤潮的频繁发生。

赤潮对海洋渔业和水产资源带来的破坏是巨大的。赤潮会破坏渔场的饵料基础,造成渔业减产;赤潮生物的异常发展繁殖,可引起鱼、虾、贝等生物窒息而死;若在育苗期发生赤潮,将对苗种繁殖产生严重危害;有些赤潮中含有生物毒素,能直接毒死鱼、虾、贝类等生物;赤潮后期,赤潮生物大量死亡,在细菌分解作用下,可造成环境严重缺氧或者产生硫化氢等有害物质,使海洋生物缺氧或中毒死亡。

分享到: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