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专题> 2017> 第三届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 最新报道 > 正文

三位专家眼中“海丝文化”发展的关键词:创新、自信、保护

2017-12-13 08:09:06 肖榕 王敏霞 周明太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陈小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王仁杰:交融学习不忘文化自信

在全球化时代,不同的文化不但要交融学习,也要坚定自己的文化自信。

在著名剧作家、福建省文史馆员、一级编剧王仁杰看来,尽管戏曲充当了中外文化交流的主力军,也受到了世界各国的观众的欢迎,但是依然不尽如人意,“一是对外演出,相当一部分是以武打戏,很多中国的优秀传统节目未能够介绍给外国观众;二是大多数观众是当地的华人华侨,洋观众相对来讲比较少;第三这些演出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商业演出。其主要原因除了东西方的文化差距以外,我们戏曲工作者也缺乏自信”。

在论坛上,王仁杰说起了梨园戏和法国艺术家之间的故事,说起了《董生与李氏》在法国巡演时的轰动,说起了法国戏剧家对梨园戏的情有独钟……在这个故事里,古老“非遗”戏剧成为中法交流的新桥梁,“从明万历年间梨园戏班东渡琉球演出,到世纪之交梨园戏登上欧美最顶尖的艺术殿堂,再到如今梨园戏被法国作家加以改编,梨园戏折射着中外文化的交流和互通。这说明中国古老的戏曲艺术,有着跨越时空与文化差距的艺术魅力”。

王仁杰说:“西方国家的审美水平和文化很多元化,对外来艺术的接受程度之高,出乎了我们的意料。只要我们拿出体验独特,体现独特的民族特色,中华文化精神的作品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

王仁杰认为,泉州梨园戏这个小小的剧种漂洋过海,依然海阔天空。在21世纪的今天,包括莆仙戏、高甲戏在内的众多福建古老剧种,更应该走向世界,“美和爱,没有国界,没有差别”。

谢小铨:文物保护勾连历史未来

泉州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在海丝历史上提供了一个文化包容、经济繁荣、自由开放的城市范式,在这样历史辉煌的基础上,做好文化遗产的管理和保护,缔造今日,开创未来,这就是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谢小铨从海丝文物出发所勾连的历史与未来。

在论坛上,谢小铨从德化白瓷说起海丝文物的保护。今年11月,国博举办了一场德化白瓷展览,集中展示了106位当代德化白瓷艺术大师181件作品,“这个展览的名字叫‘丝路的使者——中国白再出发’,既简明地概括了德化白瓷的历史与现代,也肯定了德化白瓷在海丝的地位,并形成了一种能够代表中国瓷器制作水平的符号,再出发则预示着德化白瓷在21世纪新海上丝绸之路的再次扬帆”。

在谢小铨看来,文物既是历史和文明的记录,又是我们能够展望未来,畅想未来的基础,“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在保留古代海丝对外贸易与文化交流的同时,更凸显了一种文化自信。在文化交流上以推动世界闻名交流互鉴立足于向外传播优秀中华文化,也积极向内吸收世界优秀文化理念,这应该是新时代海丝文化的理念。新海丝文化是互动交流的开放状态,不仅是国内区域间的交流,更是国家间的互动,以此符合当代世界文化和谐共生的历史潮流”。

“海上丝绸之路作为古代交流通道,泉州是见证者,是一个绕不开的重要区域,其历史地位和价值是有目共睹,然而站在21世纪的今天,泉州如何从文化和艺术的角度沟通世界,沟通民心,参与到新时代海丝建设中,这才是更有价值的思考。”谢小铨说。

分享到: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