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 家家户户剪红刻翠 窗户门楣贴团花 福建省闽南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泉州师院陈桂炳教授说,从一些民间记载来看,泉州花灯始于唐代,宋代以后更为昌盛,形成年年元宵闹花灯的习俗,延续至今。而泉州刻纸也始于唐,盛于宋,民间每逢佳节,家家户户剪红刻翠,窗户门楣贴团花、粘红笺,相沿成习。 宋代 邻里互赠礼物 英都开始“拔灯” 乾隆版《泉州府志·卷二十·风俗》载:“除夕前一二日,以豚糕相遗,谓之馈岁。”馈岁的习俗其实从北宋时就有了,年底邻里之间会互赠礼物,以示情谊长久。宋诗《馈岁》曰:“不计酒食与野鲜,每逢岁暮送年盘。馈赠虽少风淳厚,友邻情谊溢山川。” 宋代,南安市英都镇英溪流域一带举行拔拔灯活动。拔拔灯是全国九大灯会之一,英都“拔灯”始于宋代,成型于明万历年间。英溪水九曲十八弯,古代船工用驳船航运,为祈求航运顺利,船工都到英都码头拜祀。英都昭惠庙每年举办灯节,乡人把逆水行舟拉纤和喜庆迎灯的形式结合起来,于是产生了“拔灯”民俗游乐活动。 元明 永春“炸佛” 泉港正月初五“做大岁” 到了元代,关于泉州风俗的文献记载十分少。明嘉靖年间,德化县水口镇淳湖村开始有“坐钉轿”习俗,即正月十三至十五,表演者手持木刀剑,端坐钉椅之上,任凭抬轿人一路颠簸,不时挥舞刀剑,祈愿“千灾扫去,百福招来”;同一时期,泉港一部分地区每年正月初五要“做大岁”“过大年”,从早餐开始就要“吃大顿”,传说这与当时泉港遭遇倭患,初五才得以重新过年有关。 明末,永春县达埔镇开始举行“炸佛”活动,相传炸着“赵大天君”的胡须,就能祈福消灾、添丁进财。 清代 新添“团拜”形式 除夕夜门侧放甘蔗 大约从清朝时起,拜年又添“团拜”的形式,团拜即团聚行礼、相互庆贺,各地同乡同年官僚于正月间举行的聚会庆贺活动。 清末陈德商的《温陵岁时记》记载,除夕泉州人家把甘蔗放在门侧,寓意生活甜甜蜜蜜、渐入佳境;乾隆版《泉州府志》记载,大年初一的早上和中午都要祭祀祖先,俗称“拜公婆”;又说正月初七当天要做七宝羹。 清康熙年间,晋江市永和镇山前村到了正月初九晚,很多村民会举行火把节,全村人举起火把,伴着锣鼓声和鞭炮声,绕村巡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