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为大观的泉州古代宗教造像
2018-06-08 11:29:28 来源:泉州晚报 责任编辑:陈小妮 我来说两句 |
众所周知,泉州素有“世界宗教博物馆”之美誉,历史上多种宗教汇聚泉州,并留下了大量珍贵的宗教遗址、遗迹。 |
魁星岩西方三圣摩崖造像 不同观音造像各具魅力 在泉州也有很多单独的观音菩萨造像,其造型也各不相同。祀于晋江金井镇塘东村西资岩寺右旁的“白衣庵”内的白衣观音像,依独立岩石雕琢而成,像高约1.1米,肩宽0.42米,披头巾,束发髻,髻中化佛,胸饰莲花一朵,慈目低垂,身披白衣,衣纹的处理简洁明了,亦如丝绸般服帖柔软。佛像手腿不露,趺坐于鲤鱼背上,形象温柔慈祥。其头部后浮雕一个光圈,右肩旁刻一头鹰,左有一花瓶。该造像为西资岩的附属文物,但刻于何时无考,据传为宋代文物。 惠安黄塘镇后郭村岩峰寺内龛壁岩上浮雕着一尊观音菩萨造像,此像跣足立于卷云座上,高1.85米,两手交叠于右肋下,旁刻“观世音菩萨三殊胜”之文,以及“普贤菩萨十大愿王”经句。造像线条飘逸,形象古朴,下方还刻有“吴道子作”字样,应是仿唐代著名画家吴道子作品而刻,但系北宋遗物。 在德化九仙山西侧的补陀岩洞外的露天之处,有一尊利用天然岩石雕凿的戴冠观音造像,且为男性观音。此像高1.65米,肩宽0.53米,趺坐在一块高0.45米的岩石上。观音头顶戴冠,冠中有佛祖像,浓眉大眼,双眼微闭,长耳垂肩,胸前饰璎珞,右足下垂,左腿交于右膝上,左足指头向下。手袖卷起,右手掌放于右膝盖上,左手掌按于左足边的石座上。服饰讲究对称,线条较为精细。据称,此像为九仙山弥勒佛石佛的附属文物,其面额风化较严重,后有修补。神像背后有天然石洞,深4米多,洞顶刻字;“大元至元甲申,补陀洞,乙伯贯字”,即造像时间为元代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 惠安辋川镇西部虎屿岩山上,有数块花岗岩堆垒成的奇异的自然洞窟,被称为“佛国”观音洞。洞内依岩壁浮雕一尊观音菩萨坐像,高1.15米,宽1米,头戴毗卢冠,端庄凝眸。该神像周边浮雕善财、龙女、鹦鹉及柳枝净瓶,均鎏金,线条流畅,雕工精致。据山门旁石碑文载,此造像刻制于元至正辛未年(1343年)。 既然说到观音菩萨像,有一尊十分独特的观音造像也颇值关注,虽然它并非保存于深山老林当中,那就是现今珍藏于泉州市区承天寺内的铜铆千手千眼十一面观音菩萨造像。这尊神像结跏趺坐于莲台上,高2.4米,幅宽1.5米。据《十一面神咒心经义疏》载:此观音的十一面中,前三面为慈相(即菩萨相),见善众生;左三面为瞋相,见恶众生;右三面为白牙上的出相,见净业者;第十面是爆笑相,见善恶杂秽众生;第十一面为佛相,是为说法相。造像具六臂,其中一双手臂从双肩上举过头部,原托着释迦牟尼佛像,现已不存;另有两双手臂环至胸前,作接引状。两边有护屏,刻画出千手千眼。十一面观音,又称十一面观自在菩萨,是密宗六观音之一。承天寺内的这尊神像经国家文物局专家鉴定为明代遗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