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磁灶组团拿出整个项目最好的、最具商业价值的地块,用于民生项目建设,最大限度让利于民。(陈晓东 摄) 本地外来一个样 “城里乡村一个样、本地外来一个样”,生动诠释了晋江“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始于2014年的晋江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了却了晋江市磁灶镇大埔村农民吴建国的一桩“心事”。他有两个儿子,两代三户同住老宅,何时可以安居?在大埔村“构建多元住房保障体系”的创新举措下,老吴180平方米的老宅按原有宅基地面积1∶2置换,变成了3套单元房,仅花不到8万元补差价,就实现了“安居梦”。 从国外引进到福建海峡石墨烯产业技术研究院任首席科学家的南京人许志,也在晋江圆梦。许志说,他的技术团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支撑。最近,他决定将父母接到晋江定居。 从学徒成长为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主管、来自江西的胡牛崽,“感觉自己就是晋江人”。如今,他每月能领到4000元的政府津贴,申请的20万元购房补助也已经获批,子女上学还有优惠政策。 …… 有温度的城市,就能召唤有梦想、爱打拼的人。关于“人的城镇化”,晋江开创了多个全国全省先例—— 面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课题,晋江在全国率先探索被征地人员养老保险“即征即保”等,让农民实现就地就近城镇化、市民化,实现从“身份剪刀差”到“幸福全覆盖”的转变。活跃的民营经济,为更多本地农民“洗脚上楼”、转向二、三产业创造了就业机会。过去5年,晋江全市第三产业占比提升5.1个百分点,新增就业岗位3万多个;政府出资为10万人次提供每人1000元的免费就业培训,帮助富余劳动力在城镇化中掌握新的谋生技能。 而针对外来人口市民化,2011年7月,晋江在全省率先实行“居住证”制度。从“暂住证”到“居住证”,一字之变,110多万“新晋江人”从此可享受社会保险、医疗互助、义务教育等30项市民化待遇。此后,推行“无房落户”政策、为外来工购买安置房“敞开大门”、出台流动人口市民化积分优待管理办法,鼓励流动人口参与晋江的社会政治生活……一项项利好,让流动人口“住得下、留得住、有奔头”,从梦想照进了现实。 不仅仅在晋江,“幸福感”已成为在泉务工人员说得最多的关键词。多年来,泉州市委、市政府从制度入手,将关怀融入外来务工人员所急所需—— 就业有保证。早在2011年3月,泉州市政府就作出关于加强企业用工服务的“17项确保”公开承诺,内容涉及农民工就业服务、社会保险、权益维护、子女教育、住房保障、公共服务等多个领域。 精神有寄托。全市博物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等公益性文化设施免费对外来务工人员开放,各级工会开办夜校课堂,丰富外来务工人员的精神生活;工业园区、企业纷纷设立心理咨询中心(室),为外来务工人员解疑释惑;“春节免费游泉州”活动、员工年夜饭等,都让外来务工人员切实感受到“第二故乡”的温暖。 生活有帮扶。2012年出台的泉州市公共租赁住房保障管理规定,逐步将新就业职工和有稳定职业并在城市居住一定年限的来泉务工人员,纳入供应范围。在鼓励支持民营企业建设员工公寓的政策引导下,“夫妻房”“空调房”等成了许多泉企员工的基本福利。而随迁子女在泉州,同样平等享有受教育权利,92.2%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就读。 权益有保障。2012年10月1日开始,全市实施流动人口居住证制度,外来务工人员可以享受24项权益和公共服务,“享受市民化待遇”。2014年5月,石狮率先实行新市民积分制,让新市民凭积分高低轮候享受8大项差异化公共服务、30多项配套公共服务。2015年,泉州市在全省率先出台“救急难”实施意见,符合条件的外来务工人员如遇到急难问题,可以向民政局申请救助。泉州还全面建立欠薪应急保障金制度等,让劳动维权从事后追讨走向事前预防。 事业有发展。随着越来越多的泉企走向现代管理,从一线岗位奋斗迈入中高级管理层的来泉务工人员屡见不鲜。近几年来,逾百名来泉务工人员成为市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为“新泉州人”增添了更为有力的“发声途径”。泉州的产业转型,也让更多高层次人才有了“用武之地”。2017年,我市开始实施人才“港湾计划”,出台高层次人才职称直聘、建立专项事业编制“周转池”、人才市场化评价、建立人才创新共享联盟等一系列配套制度措施,均为全省首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