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古溯今 南安凤山寺已有千余年历史
2018-08-17 11:34:50 来源:泉州晚报 责任编辑:陈小妮 我来说两句 |
诗山是闽南著名侨乡、南安五大古集镇之一。在该镇西北角凤山(郭山)之麓,坐落着一座庙宇巍峨的千年古寺——凤山寺,广泽尊王信俗在这里世代相传,甚至远播重洋。 |
“凤山古寺”匾额为赵朴初先生亲题 历史上多次敕封爵号 南宋《郭山庙记》是记载郭圣王信仰的重要史料。宝庆二年(1226年),在当时的郭山庙外,曾立有一块《郭山庙记》碑。碑文为惠州教授王胄所撰,由状元宰相曾从龙亲笔所书。此碑明时已佚,不过碑记内容却被人录于文献之中,故得以流传。此碑记包括两部分的内容,前半部分记载郭圣王的生平及坐化后被奉为神灵的情况,后半部分记载郭山庙两次兴修的概况。这碑记证明,在宋代确实已存在着祭祀郭圣王的庙宇。继《郭山庙记》之后,从明到清的资料里,大到方志、府志,如《八闽通志》《泉州府志》《闽书》等,小到文人诗歌游记,都有关于南安十二都郭圣王(广泽尊王)信仰的记载。 郭圣王最早有文献记载的“显迹”应是发生在南宋建炎年间(1127年—1130年):“宋建炎中,寇逼近,境民祷于神。一夕大雨,溪涨,寇不能渡。有衣白衣乘白马者,诱贼他去,攻具飘荡殆尽,贼亦多溺死,邑以无事。”人们认为是郭圣王显灵拒寇,这也可能是后来郭圣王被尊称“将军”的根源。由宋至清,郭圣王在帮助朝廷平定倭寇、山贼、土匪方面,屡有建树。 依现今掌握的资料看,南宋绍兴年间(1131年—1162年)和庆元年间(1195年—1201年),朝廷对郭圣王都有敕封。在《宋会要辑稿》中载曰:“郭将军祠,在泉州(府)南安县,绍兴六年十一月,赐庙额威镇,十三年十二月封忠应侯。”传说南宋敕封广泽尊王的诏书有3份,但不幸的是,这3份敕书皆毁于明嘉靖末年的一场倭患中。 据康熙十一年(1672年)刘佑编撰的《南安县志》所载,郭圣王在南宋的最高爵号是“威镇忠应孚惠广泽”,但清同治年间永春知州翁学本的《请封碑记》又称是“威镇忠应孚惠威武英烈广泽尊王”,而清人杨浚所纂《凤山寺志略》则称是“威镇忠应孚惠武烈广泽尊王”,或是因前朝史料佚缺之故,表述不一而足,殊难分辨。 广泽尊王在清代也受过敕封。同治年间,有土匪谢险“啸聚何山寨”,四出焚掠,为害一方,官兵数次围剿无果。翁学本出任知州后,决意铲除此患。于是他便“斋沐躬诣虔祷”,向广泽尊王祈求庇佑,而后出兵剿匪。结果在广泽尊王“神灵默相”的护佑下,一举捣毁匪穴,后来还抓获谢险并将他正法。事毕,翁学本便向朝廷请求敕封郭圣王。同治九年(1870年),朝廷敕封郭圣王“保安”二字,这在《请封碑记》中有详细的记载。此碑现尚存于凤山寺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