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首页 新闻中心 滚动网报 直通屏山 领导留言板 新闻发布会 西岸时评 东南空间 东南网事 国内 国际 娱乐 体育 视频 图片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泉州频道> 科教文卫 > 正文
桥文化让泉州更有得瞧
2019-03-22 10:42:57 来源:泉州晚报 责任编辑:陈小妮    我来说两句
    千百年来,泉州人前赴后继地修桥筑路,用勤劳与智慧为每座桥缔造非凡的灵魂。

洛阳桥桥墩为“筏形基础”

架桥天地老的洛阳桥

洛阳桥,又名万安桥,位于泉州城东13公里处,是我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宋时,泉州港内帆樯林立,百舸争流,中外商贾熙来攘往,可位于泉州城西北20里处的交通要冲万安渡却“水阔五里,上接大溪,外即海也,每风潮交作,数日不可渡”,每年在这里因沉舟而死难者无数,商旅“往来畏其险”。没有安全通行保障的万安渡,已经成了泉州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绊脚石”。从宋庆历年间(1041—1048年)起,泉州的一些有识之士已开始在万安渡上筹建洛阳桥。庆历初,郡人李宠曾“甃石作浮桥”。皇祐五年(1053年),郡人卢锡、王实、僧义波等又“倡为石桥”,不过这几次修桥都无果而终。

“宋四家”之一的蔡襄第二次知泉州后,积极着手续建洛阳桥,终于在嘉祐四年(1059年)十二月建成该桥,历时6年8个月。洛阳桥在建桥技术上有许多重大成就,其中最重要的有三样,即“筏形基础”法、“种蛎固础”法和“浮运悬机架桥”法。洛阳桥建成后,“度实支海,去舟而徙,易危而安,民不莫利”,大大方便行人交通往来,有力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蔡襄为大桥落成设宴庆功,并亲撰《万安桥记》勒石碑立于桥头,把参加建桥者的姓名刻于碑上,却把自己的作用轻描淡写地以“合乐”二字,一笔带过。《万安桥记》碑原露天立于洛阳桥岸左,宣和间(1119—1125年)由蔡襄曾孙蔡桓拓本重刻立于蔡襄祠内。此碑不仅书法雄浑朴茂、端庄沉稳,而且文字精炼,镌刻精致,被今人誉为文、书、镌“三绝”。

洛阳桥原有桥墩45座,两侧有500个石雕扶栏和28尊石狮,武士造像拱卫两端。如今,在洛阳桥桥南有蔡忠惠祠,祠前左、右各有高大碑亭一座:左侧为清代蔡致远撰写的《舆庆堂记》及《张公又南去思碑》,右侧为清代福建陆路提督张云翼所撰《重修蔡忠惠祠碑记》及怀蔡忠惠公七古长诗。在中亭岛上,记述洛阳桥史迹的历代碑刻甚多。石刻“西川甘雨”,据说是明嘉靖年间知府方克曾于此处祈雨,消弭泉州旱灾。后人为纪此事,遂在祈雨处建亭,并刻“西川甘雨”碑竖于亭中。“西川甘雨”碑旁现为洛阳桥历史展馆,馆内有大量与洛阳桥相关的人文展品等。在桥北一带,则屹立着现代建造的高大的蔡襄石像。洛阳桥是我国建桥史上的旷世杰作,“架桥天地老,留笔鬼神惊”,蔡襄等名宦与洛阳桥的故事则迄今为民所传颂。

相关图片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