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劼夫妇在创作雕塑作品。 陶艺的远方 这一带哪个角落有柴烧人,赖秀践了如指掌,“烧窑是最辛苦的时候,要两天两夜,窑主忙不过来,一帮手艺人在一起吃窑饭,帮着烧窑火,自然也就熟悉了”。话语间,赖秀践带笔者来到了仙境村的岭上柴烧工作室。 贴花手作梅瓶、酱釉茶叶大罐、传统观音塑像、诙谐的火鼎公婆……经过窑火的熏陶,工作室中的这些陶艺作品显古拙大气。 2016年,张劼带着妻子吴春华来到德化,在仙境村租下一栋临水的民房,一口气签下了20年的租约,成了“德漂”一族。 “到一定年纪,每个人都该认真地考虑该过什么样的生活了。”年届知命之年的张劼说,他最早在工厂做现代西洋工艺,自小对传统工艺有着难以割舍的情怀。“传统的雕塑用小柴窑烧制,有种特殊的韵味,开始自己没有窑,只能借别人的窑来烧,效果没能达到预期,只有自己建窑才能自己把控作品的效果。”张劼说。 “以前自己没烧过窑,第一年我烧了17窑,几乎全军覆没。每窑成本就要2万多元,第一年就亏了30多万元。”张劼说,所有陶坯都是自己亲自制作,烧掉的全部都是心血。 对柴烧强烈兴趣让张劼越战越勇,经过不断的试验,在第十七窑的时候,总算成功烧出了自己想要的作品。 现在工作之余,张劼常与妻子在乡间小路散散步,悠闲度日。“宁静的生活能让人思想更加活跃,好的构想常在美丽的山水间产生。”他说。 |
分享到: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