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文炸在转动陶车认真修坯。 虔诚地守艺 “这个罐子落灰的层次、纹理真是特别,这是一次烧制还是二次烧制?烧制的温度控制在多少度?”走进老艺人孙文炸的工作室,赖秀践便向坐在陶车前的孙文炸请教。 今年61岁的孙文炸,称得上是石鼓村一带从事柴烧年轻人们的老师,如今已是高级陶艺师、泉州市陶瓷工艺美术师,其作品先后获得首届福建省手工艺现场创造技能竞赛二等奖,第16届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金奖等十多个奖项,多件作品被泉州市博物馆永久收藏。 “家里祖辈都是做陶瓷的,以前乐陶村还是德化陶器的主要产地,我八九岁开始用脚踩泥巴、迁陶土,对陶车并不陌生,20多岁便能用陶车制作简易的手拉坯。”孙文炸说,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模具倒坯盛行和塑料制品的出现,使本土手拉坯技艺濒临失传。 早年从事手拉坯等传统烧制工作,让孙文炸积累了丰富的经验。2012年起,手工柴烧受现代人的追捧,孙文炸带着对老技艺的热情重拾旧业,在老家乐陶村开了自己的柴烧工作室。2016年,工作室搬到了石鼓村,取名为“乐昔窑”。孙文炸说,取名“乐昔窑”表达的是“乐于传承、重振古风”的志向,为此,他乐于与年轻人分享自己数十年驾驭陶车的技艺及柴烧心得。 “除了传统手艺学习,还要需要年轻人不断推陈出新,把德化陶瓷的老技艺发扬光大。”孙文炸说,柴烧要长远发展,除了要守艺,还要创新,跳出生活用品的圈子,找到柴烧陶瓷与当代艺术的契合点,柴烧艺术才能有更强的生命力。 |
分享到: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