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上曾有完整备制,宫墙峻整,吸引大批人才前来参与兴教、传经授业—— 曾几何时,南安文庙名师宿儒云集 与南安文庙相关的数块碑刻被珍藏于泉州市南建筑博物馆中 本报讯 (记者吴拏云 文/图)文庙,又称孔庙,是古代为祭祀孔子和推广儒家教化而兴建的重要礼制性建筑,也是古时士子的“修身天地、晋身之阶”。南安文庙(古称南安孔庙,亦称南安县学、武荣黉宫),北宋钦宗靖康年间(1126—1127年)建于县治西,绍兴年间(1131—1162年)邑令刘孔修移建今所,迄今已有800多年历史。1952年,因庙殿失火,荒废至今。近日,南安市有关方面宣布启动南安文庙复建工作,令泉州文化界人士为之振奋。那么,南安文庙古时究竟是如何建制的,曾有过哪些建筑物?又有哪些名师曾在文庙内宣教?不妨让我们去一探究竟。 据南安文史学者王赞成介绍,宋时,朝廷奉行“兴文教”国策,先后发起三次兴学运动,各地州、县学相继落地生根。南安县学是在第三次兴学运动之后创办的。据清乾隆《泉州府志·卷十四·学校》介绍,南安文庙在宋靖康年间建成后,除刘孔修移建的那次外,还有3次修缮:乾道三年(1167年)、六年(1170年),令鹿何、朱端章相继修之;宝庆元年(1225年),令毛淮增高之。不幸的是,在景炎间(1276—1278年),文庙便“毁于寇”。 文庙最重要的建筑物是大成殿和明伦堂,它们分别承担祭祀和教学职能,围绕它们再形成各种建筑群。实际上,南安文庙在宋代只能算初具规模,真正拥有较为完整的备制是在元代。元初至元中期,统治者将重兴路、县学视作笼络儒士、化诱风俗、维护统治的一种手段,因而各地积极开展重建、重修文庙的工作。据《泉州府志》载,元延祐年间(1314—1320年),县尹李日晔重建南安文庙;泰定年间(1324—1328年),县尹刘孚继修。元统二年(1334年),县尹刘升火儿建殿庑、戟门、棂星门,殿左为遵道堂,殿右为明伦堂。至正初(约1341—1350年),县尹常瓒辟泮池。不难看出,这时的南安文庙才展露出了它该有的恢宏气势。但好景不长,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南安文庙又毁。 进入明朝,明太祖朱元璋确立“治国以教化为先,教化以学校为本”的文教政策,各地官宦、乡绅对于文教事业十分重视,继续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在重建、扩建、修缮府、县学上。洪武、永乐间,南安文庙修斋舍、仪门;宣德年间,先后建棂星门、廨舍,拓泮池、射圃,立观德亭于圃中;弘治年间,先后建馔堂、号房,修礼殿、棂星门、明伦堂,移建旧牌楼于庙学左右,复建斋宿;嘉靖年间,建敬一亭、启圣祠,凿泮池、建石桥,并立文昌、台甲二台,建应奎、毓秀二坊。此时的南安文庙堪称规模庞大、气势雄阔。后又设四门先生专祠在文庙东,奉祀唐代四门博士欧阳詹;设朱子祠在明伦堂左,奉祀大儒朱熹;设名宦祠在文庙东,奉祀历代知县、教谕、训导。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在重修文庙时续建文明阁,后来又屡有修缮。明代所立的一些重修县学碑记记载了南安文庙明代重修的历史,部分碑刻迄今仍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