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曲艺花开两岸 ——第九届海峡两岸曲艺欢乐汇侧记 南音表演《月下箫声》 通讯员 陈鑫炜 黄瑜鹏 摄 东南网9月18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吴洪)曲艺是中华民族各种说唱艺术的统称,它是由民间口头文学和歌唱艺术经过长期发展演变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近日,两岸曲艺艺术家汇聚“中国曲艺之乡”南安,参加第九届海峡两岸曲艺欢乐汇,联袂送上三场专场演出,内容涵盖相声、评书、苏州评弹、京韵大鼓、福州伬艺等多种形式。值得一提的是,在11个曲种、26个节目中,不乏两岸曲艺业者合作的作品。两岸曲艺业者相互借鉴、守正创新,让传统曲艺在两岸迸发出了新的生机活力。 守护根脉 “各位看官,今日我们来说说《聊斋志异》选段《胭脂》。”12日,在闽南科技学院的专场演出中,随着醒木“啪”的一声响起,端坐在舞台中央的台北曲艺团团长叶怡均用一口地道的京腔说起了评书。叶怡均嗓音清亮,声音富于变幻,一会是肃穆粗犷的男声,一会又变成娇滴滴的姑娘胭脂,将《胭脂》故事中因一双绣花鞋引发的悬疑案件,诉说得活灵活现。 叶怡均字正腔圆的发音引发人们好奇。当有人询问缘由时,叶怡均说:“年轻时,我听了许多大陆相声大师的卡带,边模仿、边学习,逐渐摸索出来的。” 叶怡均从事曲艺工作已有30多年,见证了两岸曲艺交流的点点滴滴,也是最早与大陆名家交流切磋的台湾演员之一。“最初,我喜爱的是相声,喜欢一出口就‘抖包袱’博人一笑的感觉。”上世纪80年代,还在大学期间的叶怡均便开始模仿马季说相声,而后她又在演出中与姜昆、唐杰忠相识,从此开启了曲艺职业生涯。 在台湾说了20年相声后,叶怡均发现评书在台湾逐渐失传,于是便于2007年拜大陆评书名家田连元为师,开始学习评书艺术。“相声对于评书太有帮助了,说书的时候如果说得太久,观众会睡着,适时地加点笑料和‘包袱’,可以给观众提提神。”在叶怡均看来,两岸曲艺艺术的文脉相同,它们是两岸同胞“众乐乐”的共同语言。因此,每回到大陆交流,她都希望汲取更多传统曲艺文化精华。 此次活动中,南音说唱作品《郑成功·祖训》引起叶怡均关注。这部说唱作品由南安本土曲艺艺术家与台湾南音艺术家共同创作,将南音与高甲戏融合呈现,讲述了郑成功在两岸老百姓心中留下的民族气节与英雄风范。“曲艺艺术各门类既有相似,又有差异,大家可以通过跨界交流,寻找共通点,守住曲艺文化的根。”叶怡均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