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东南网泉州频道 > 泉州民生 > 城事要闻 > 正文

泉州: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 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2020-08-17 08:31:44  来源:泉州晚报  责任编辑:陈小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日前,记者走进晋江梅岭街道桂山社区“儿童之家”四点钟学校,孩子们正在社工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拼图比赛;在丰泽区泉秀街道泉淮社区,阅读思维夏令营、百草夏令营、教育戏剧夏令营、青少年成长夏令营四个主题特色夏令营,让社区的孩子们沉浸在快乐的假期中……暑假期间,记者在泉州多个社区看到,“社区家长学校”“儿童之家”“特色夏令营”等未成年文体活动设施场所热闹非凡。

长期以来,我市高度重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不断探索思路、创新载体,充分发挥社区作用,推动家庭、学校、社会“三结合”工作融合发展,形成党委政府重视、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广泛参与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体系,助推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记者从市委文明办获悉,目前全市已建立社区家长学校160多所;2015年至今,泉州年均投入400万元规范化建设20个社区未成年人文体活动场所,六年来已覆盖全市120个社区。

加强建设 全市120个社区有了“未成年之家”

近段时间,在洛江区万安街道万福社区,“暑期活动营”成了辖区及周边未成年人的好去处。在活动营里,10余项免费公益辅导项目,为孩子们提供丰富多彩的认识社会、融入社会实践机会。

上个月,2020年泉州市“暑期活动营”活动启动,依托主城区120个社区的设施、场所,鼓励、发动社会志愿服务组织和个人参与服务指导,发动广大未成年人暑期就近就便参与家门口的活动,受到家长们的欢迎。

“暑期活动营”是我市加强“社区未成年人文体活动设施、场所”建设和运用的一个缩影。2015年至今,我市分别在鲤城、丰泽、洛江、泉港规范化建设120个“社区未成年人文体活动设施、场所”,并列入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目,惠及众多社区的未成年人及家长。

鲤城区金龙街道龙岭社区就是受益的社区之一。该小区居民900多名,其中未成年人就有210名,由于活动场地有限等因素,社区未成年人放学放假后如何照看,引起不少家长的忧心。去年10月,龙岭社区有了自己的未成年人文体活动中心。“以前因为缺少合适的活动场所,孩子放学后只能在家写作业或者画画,到了周末也很少出门。”龙岭社区的吴奶奶告诉记者,活动中心建成,他们从家里过来只需要一两分钟,孩子可以和朋友们一起看书、玩玩具,家长照看也放心。

如今,未成年人文体活动设施、场所的效用,从小区、社区辐射到了周边学校。在丰泽区泉秀街道灯洲社区未成年人活动场所,工作人员介绍,小区内的未成年人活动场所不仅可以供小区未成年人使用,还成为附近小学的未成年人教育基地,平时可以开展志愿服务等活动,社区还邀请专业心理咨询师在此提供未成年人心理咨询服务。

共建共享 “三结合”引导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近日,丰泽区关工委报告团到城东街道浔美社区青少年社会教育活动中心,开展“我为祖国抗击疫情骄傲,争做新时代优秀青少年”爱国主义主题宣讲活动。宣讲员通俗易懂的语言,将精心挑选的抗“疫”人物的先进事迹一一道来。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的讲解,深深地吸引了“暑期乐园”的孩子们。

发挥社区资源融合作用、发挥社区共建共育作用是用好社区未成年人文体活动设施、场所的重要抓手。近年来,在推动家庭、学校、社会“三结合”工作融合发展中,我市广大社区充分发挥关工委“五老”人员优势,向广大青少年儿童讲好中国故事,配合做好青少年帮教转化工作。

在鲤城区,形式多样的“三结合”工作融合发展并不鲜见。发挥社区阵地资源,鲤城区各大社区与辖区内单位利用寒暑假、双休日、每日四点半放学后开展未成年人学习雷锋、“小小志愿者”公益活动和各类文艺演出、体育比赛、科技制作等。各社区发挥妇联组织家长学校优势,全区建设81个社区家长学校,由区妇联统一向有资质的社会机构或家教专业人士购买服务,定制“爱家爱子”科教沙龙,每年开展50多场,由社区家长学校自定时间、自定对象、按需开展。此外,社区还邀请非遗传承人传授闽南优秀童谣、闽南拍胸舞等。

近年来,市委文明办积极引导学校、家庭、单位参与社区共建工活动,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发动学校组织家长积极参与社区各类公益活动,组织中小学生参与社区开展的文化体育、志愿服务、法治宣传等活动中,积极参与文明社区、文明楼院、文明家庭、平安家庭创建活动。此外,借助社区这一平台,广泛组织未成年人及其家长以亲子形式深入社区,开展关爱孤寡老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困境儿童等志愿服务活动,从小培养社会责任感,发挥社区在未成年人成长的实践平台作用。对未成年人在社区中涌现出的好人好事,及时通过社区微信公众号、宣传栏等阵地进行宣传,并及时通报所在学校和小区进行表扬。

(记者 林书修 通讯员 林繁荣)

分享到: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