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建有围头新娘主题园。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历史铸就“海峡第一村” 围头的每幢楼都有两岸的故事。以前是关于战争,现在是关于爱情。 1992年,围头少女洪双飞在工作交往中与台湾小伙陈应超相恋,而其父亲正是参加“八二三炮战”、有着“炮战小老虎"之称的洪建财。洪建财顶着压力支持女儿的婚事,让“冤家”变“亲家”,洪双飞也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首个嫁到台湾的围头新娘。目前,围头村共有148对两岸夫妻,是名副其实的“两岸通婚第一村”。 自2010年起,晋江市每两年举办一届海峡两岸七夕返亲节,嫁到对岸的“围头新娘”纷纷携夫带子回家探亲,两岸姻亲聚在一起,共度浪漫时刻。村里建有围头新娘主题园,是海峡两岸七夕返亲节的主会场,也是村民平时休闲娱乐场所。 2018年8月5日,福建正式向金门地区供水,水源来自晋江,而入海点正是围头,源源不断的淡水经海底管道输送至金门,昔日隔海对战,今日同饮一江水,世事变迁令人感慨。 谈到围头未来的规划,洪水平说:“很简单,就是要发展!”立足当下,着眼未来,围头以实事求是的精神,一步一个脚印,提前规划,绘制了“一年一台阶、五年一跨越、十年初步实现宜居宜业宜游、二十年致力打造海峡名村”的乡村振兴蓝图。 在围头的村史馆里,2007—2026年的规划目标被贴在每层阶梯上,一条长达20年的“规划阶梯”被设计成一艘船,寓意着众人划船,同舟共济,一步一台阶。“发展还在路上,要更上一层,计划到2026年,用20年打造海峡名村,这条路一步都不能走歪。”洪水平希望后人能记住围头从哪里来,也能知道围头要往哪里发展。将围头的故事融入乡村旅游中,无疑是助力乡村振兴的一个好方法。 围头的老街保留了许多闽南沿海独具特色的红砖古厝和石头房,闽南文化气息清新而浓厚。与许多传统村落仅有留守老人小孩不同的是,围头不仅有4300多名村民,21个姓氏,还有2000多名外来居民,海外还分布着5000多名华侨,侨台文化资源非常丰富。如果说战地文化与侨台文化是与历史的印记,那么,水清沙白、风光旖旎的滨海渔村就是大自然的馈赠。 围头海产资源丰富,有“金鱼湖”之称。围头澳是天然渔港和海水养殖基地,主要养殖有石斑鱼、鲍鱼、海蛎、海带等海产品,这里东临台湾海峡,有闽中、闽南渔场可供远洋捕捞。2020年4月,在疫情形势仍然严峻的时期,洪水平就带领渔民们通过海上直播,助力鲍鱼线上线下推广和销售。 1300多年来,这个半岛留下了围头人筚路蓝缕、建设家乡的足迹,留下了围头人抵御外侮、复台平台的号角,也留下了两岸人民血浓于水的亲缘情缘,留下了讲不完、说不尽的围头故事。 作为昔日福建海防的最前线,今日两岸交流的最前沿,按照“战地文化渔村”定位,资源规划部门已在着手开展"多规合一”村庄规划编制工作,依托战地、滨海、渔村、侨台、海丝“五大文化”,围头在新时期“振兴围头,二次创业”的征程上,将通过“绿色渔村、蓝色海湾、白色沙滩、红色党建、金色产业”的“五色围头”规划,为宜居、宜业、宜游的古村落涂抹多彩的晨光。 未来,围头将围绕“两岸缘、望归角、古今渡、渔港情、古村游”五大板块,为游客编织了一个以历史为经、自然为纬的乡村旅游网络,打造全国知名的“海峡第一村“。 |
泉州特色村落之石狮古浮:渔舟唱晚 紫菜飘香 | 福建:多做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相协调相促进的文章 | 福建:发挥多区叠加优势 在建设开放型经济体制上走前头 | 福建:营造有利于企业家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 | 福建:做好革命老区中央苏区脱贫奔小康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