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满异域特色的番仔楼,绝对是观山村古大厝里一枝独秀的存在。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侨乡大厝藏风情 百年以来,南安便有俗语云:有观山富,没观山厝;有观山厝,没观山富。 建于宋元时期的观山古村,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四面青山为屏,中间绿水为带”的山水格局滋养了这片古老的土地,2000多名村民依山傍水而居。作为南安第一侨乡,观山85%的村民家中都有旅居南洋的亲人,当年远走他乡谋生的观山人在赚得第一桶金后,纷纷衣锦还乡“起大厝”。 放眼观山,闽南传统红砖厝随处可见,南洋风情建筑格外醒目,前苏联风格的“石印厝”独树一帜……20多幢形态风格各异的百年古厝像一颗颗红宝石镶嵌在绿腰带上,让这座藏在深山中的“闽南侨乡古厝大观园”熠熠生辉。 观山村的山路两侧草木茂盛、繁花似锦,蜿蜒而上,一幢红色番仔楼映入眼帘。这座由清中宪大夫、印尼商界领袖李功藏回乡所建的两层洋楼,占地800平方米,工期历时10年,耗资10万两白银。除了主楼,一侧还建有供佣人居住的护厝,一条石桥连接了两座建筑,56个西式拱形门廊让线条硬朗的房屋更加别致。 洋楼依山而建,为防止山体滑坡摧毁房屋,主人就地取材,在周边垒了四层挡土石墙。细看古宅,歇山式屋顶柔和流畅,角翘简洁平缓,给大厝增添了舒展大度的气魄;花岗石梁铺就的二楼走廊百余年来任水浇淋,总是滴心不穿;大厅中,明艳的六角红砖专程从香港运送而来,随着年月流逝愈加光亮;房间则铺着来自菲律宾的花砖,蕴藏在细节中的年代感让古建筑散发着独特的魅力。番仔楼侧后方有一棵百年桂花树,每到秋季,便静静吐露芬芳。如今,桂花依旧飘香,但大宅仅剩一名84岁的李功藏后人独居其中。 不同于番仔楼中西结合的建筑风格,一旁的李功藏故居是典型的闽南传统风格古厝,虽已历经百余年,门廊上的彩绘仍十分鲜艳。精美的石雕、描着金漆的房梁、镌花刻鸟的窗棱……残留的老构件都在诉说着古宅当年的富丽堂皇。 因屋后形如大印的石头而得名的石印厝,是闽南少见的仿造前苏联风格的建筑。古厝为印尼华侨李成象为解决族人拥挤的住房所建,外观虽为印尼设计师所设计,但建筑材料与内部装修皆按照族人在农村的生活习俗所造。大厝最高点挑高八米,花岗岩外墙上镶嵌着不少精美的石雕,房前屋侧都留有菜地,自给自足的同时,也为房屋增色不少。 站在山的这头,向山的那头眺望,一脉相承的顶新厝、中新厝、下新厝错落有致地矗立在半山腰上,在山水掩映间自成风情。一幢幢风格迥异的古建筑见证了观山风风雨雨的百年岁月。 |
泉州特色村落之石狮古浮:渔舟唱晚 紫菜飘香 | 福建:多做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相协调相促进的文章 | 福建:发挥多区叠加优势 在建设开放型经济体制上走前头 | 福建:营造有利于企业家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 | 福建:做好革命老区中央苏区脱贫奔小康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