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东南网泉州频道 > 文旅 > 正文

接地气有共鸣 她致力做蟳埔女文化传承守护者

2021-04-06 09:24:42  来源:泉州晚报  责任编辑:陈小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蒋玲玲致力做蟳埔女文化传承守护者

讲解接地气 受众有共鸣

蒋玲玲向游客讲解簪花围饰品知识 (蒋玲玲供图)

在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泉州港的北岸,有一个曾经是无数远洋商船的出发地——蟳埔。这里的蟳埔女头戴“簪花围”、身着“大裾衫、阔脚裤”,勤劳质朴,与“惠安女”“湄洲女”并称为福建三大渔女。蟳埔女习俗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丰泽区东海街道蟳埔社区里,来自湖北的蟳埔媳妇蒋玲玲,多年来为蟳埔代言,义务讲解蟳埔女文化,用生动活泼且接地气的语言,“活”化传承好蟳埔女文化。

□记者吴丽娇

个性化讲解 赢得“回头客”

蒋玲玲的蟳埔女文化讲解之旅,一般始于东海街道蟳埔船舶管理站,因为沿路可以看到蟳埔女开海蛎、蟳埔服饰、蚵壳厝等蟳埔元素。在村里,老人开海蛎的样子,一下子激起大家的好奇心,“他们手中的野生海蛎,和其他地方挖出来的味道不一样,知道为什么吗”,当大家的目光转向她时,她缓缓道出原因:蟳埔社区所在区域,是晋江入海口,海蛎经过海水和江水冲刷,肉嫩味美。“这真是一堂又‘活’又生动的传统文化课,我们好喜欢。”不少游客如此评价。不止如此,讲解中,她还擅长延伸拓展,从蟳埔女勤劳质朴的品质延伸至底蕴深厚的海丝文化、延伸至泉州人日益增强的文化自信及爱拼敢赢的坚韧性格等。

接地气、个性化的讲解方式,让人印象深刻,吸引不少游客从“一日游”变成“多日游”。来自日本、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委员的德村志成就是“回头客”,他两次到蟳埔,写了篇名为《寻寻觅觅 风尘仆仆》的观后感,文中这样写道:“始知原来这里几个世纪以来,一直保留了一种听了让人向往、看了始知何为传统美德之处——蟳埔……”

义务宣讲蟳埔女文化,已成为蒋玲玲生活的常态,“让更多人了解蟳埔及蟳埔女文化,是我的荣幸,希望能把这种文化带到更广阔的天地。”蒋玲玲说,早几年她曾和女儿到北京电视台、央视等推广蟳埔女文化,如今自己积极参加福建旅游宣传片拍摄,参加丰泽区旅游形象比赛,到台湾地区交流、参加厦门文博会等,“我会一直坚持下去”。

借“他山之石” 琢己身之讲解

蒋玲玲在讲解方面的信手拈来,不只是蟳埔女文化,还有丰泽区区情及泉州部分史迹。

作为“讲丰泽”宣讲团的讲解员,蒋玲玲多次参与一些招商引资和文化旅游宣传中。最近一次,泉籍艺术家蔡国强和朋友来泉考察,蒋玲玲就围绕“泉州环湾新区发展”“蟳埔女文化”等较有系统地讲解了一番,得到了认可。去年,她报名参加全市举办的泉州史迹系列遗产中英文讲解培训班,获得了“通行证”,现在也是法石真武庙的一名讲解员了。

讲解真武庙时,蒋玲玲依然采取一贯“接地气”方式,既介绍那些珍贵的历史遗存,也给对方留空白,让他们面向滔滔晋水,想象下宋元时期真武庙的祭海仪式及“涨海声中万国商”的盛况,再作延伸,解说“市井十洲人”的来龙去脉等。

在蒋玲玲看来,讲解员不是普通导游,要有较好的礼仪规范、兼具专业性、知识性和艺术性的知识,“想让讲解对象产生共鸣,是需要下一番功夫的,这就倒逼着我全方位学习。”她说,为此,每到一个城市,她首站必定是博物馆,观察和学习其他优秀讲解员的讲解方式和风格,融入自己的知识储备。

分享到: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